查古籍
《脉经》曰;肺痿脉必浮而弱,其人欲咳不得咳,咳则出干沫,久久则小便不利。
寸口脉不出,则反为发汗,阳脉早索,阴脉不涩,三焦踟蹰,入而不出;阴脉不涩,身体反冷,其内反烦,多唾唇燥,小便反难,此为痿。伤于津液,便如烂瓜,亦如豚膏,但因误发汗故也。
脉浮而大为痿。脉微而细者为虚。
阳明、太阳脉盛为热甚。
《时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陈念祖(修园)着。二卷。 选择常用方剂 108 首,按性质分为十二类,叙理简明,便于学习。
《时病论》(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脉经》曰;肺痿脉必浮而弱,其人欲咳不得咳,咳则出干沫,久久则小便不利。
寸口脉不出,则反为发汗,阳脉早索,阴脉不涩,三焦踟蹰,入而不出;阴脉不涩,身体反冷,其内反烦,多唾唇燥,小便反难,此为痿。伤于津液,便如烂瓜,亦如豚膏,但因误发汗故也。
脉浮而大为痿。脉微而细者为虚。
阳明、太阳脉盛为热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