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742 年)清.吴谦(六吉)等编。九十卷。包括《订正伤寒论注》、《订正金匮要略注》、《删补名医方论》及“四诊”、“运气”、“伤寒”、“杂病”、“妇科”、“幼科”、 “痘疹”、“种痘“、“外科”、“刺灸”、“眼科”、“正骨”等心法要诀。各分子目,有图说方论,此较简明易学。
查古籍
(公元 1742 年)清.吴谦(六吉)等编。九十卷。包括《订正伤寒论注》、《订正金匮要略注》、《删补名医方论》及“四诊”、“运气”、“伤寒”、“杂病”、“妇科”、“幼科”、 “痘疹”、“种痘“、“外科”、“刺灸”、“眼科”、“正骨”等心法要诀。各分子目,有图说方论,此较简明易学。
延胡索散
少腹痛微名儿枕,硬痛尿利血瘀疼,尿涩淋痛蓄水证,红肿须防 疝癃。儿枕瘀血延胡散,归芍蒲桂琥珀红,蓄水须用五苓散, 疝吴萸温散行。
【注】产后少腹痛,其痛若微,乃产时血块未净,名儿枕。痛若少腹坚硬红,小便利者,为瘀血痛;少腹硬而小便不利,淋涩胀痛者,乃蓄水作痛;若坚硬、肿而痛者,须防成 、疝、癃之证。因儿枕瘀血者,宜延胡索散,即当归、赤芍、蒲黄、肉桂、琥珀、红花也。因水蓄者,宜五苓散。若将成 、疝、癃者,当以吴茱萸汤温散之。
五苓散(方见三卷)吴茱萸汤(方见首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