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肺喜暖而恶寒,若寒气入肺或生冷所伤,又为庸医下凉药冰脱肺气,成膈噎病。觉喉中如物塞,汤水不能下,急灸命关二百壮,自然肺气下降而愈。(噎病之多死者,皆由咽中堵塞,饮食不进,医人畏用热药,多用寒凉润取其滋补,焉能得生,用先生灸法甚妙,奈人不能信用,何哉。)
又有肺寒一证,令人头微痛,多清涕,声哑,恶寒,肩背拘挛,脉微浮紧,当服华盖散,重则姜附汤,忌冷物。此证不可误认作痨证治,故表而出之。(肺寒之证,世医不识,不能用温散,但用桑皮、贝母、麦冬、玉竹等味壅住寒邪,做成弱证者多矣。)
中医饮食营养学是在中医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应用食物来保健强身,预防和治疗疾病或促进机体康复以及延缓衰老的一门学科。本课程主要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尤海燕老师主讲,国讯医药网络科技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制作而成。 整个课程包括上篇总论和下篇各论两部分,上篇主要为中医饮食营养学的基础理论,共四章;后篇主要讲述各种饮食的临床应用,分为十二章。
肺喜暖而恶寒,若寒气入肺或生冷所伤,又为庸医下凉药冰脱肺气,成膈噎病。觉喉中如物塞,汤水不能下,急灸命关二百壮,自然肺气下降而愈。(噎病之多死者,皆由咽中堵塞,饮食不进,医人畏用热药,多用寒凉润取其滋补,焉能得生,用先生灸法甚妙,奈人不能信用,何哉。)
又有肺寒一证,令人头微痛,多清涕,声哑,恶寒,肩背拘挛,脉微浮紧,当服华盖散,重则姜附汤,忌冷物。此证不可误认作痨证治,故表而出之。(肺寒之证,世医不识,不能用温散,但用桑皮、贝母、麦冬、玉竹等味壅住寒邪,做成弱证者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