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论是总论病证,法是治疗法则,律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原机启微》(公元 1370 年)元.倪维德着。二卷,又附录一卷。论眼病根源,制方要义,并附方义。附论眼病若干种,也较详明。
主要原料:鲤鱼1条(约重700克),黄芪30克,水发玉兰片50克,水发香菇50克,葱20克,蒜5克,姜10克,酱油15克,醋20克,白糖25克,泡辣椒2个,清汤100克,水淀粉100克,植物油750克(耗油150克),精盐、料酒各适量。
制作方法:将黄芪切长斜片,用水煮提取浓缩汁30克,并从提取后的黄芪片中挑出处形好的数片,留作上菜时点缀用。鲤鱼去鳞、鳃和内脏,用刀将两面斜划6—7刀,刀的深度到鱼刺为度,距离相等,放入装有料酒、酱油的碗内浸渍约5分钟,取出用净布搌干,再用水淀粉均匀地抹在鱼身上。葱切成丝、花各一半,蒜切成未、丝各一半,泡辣椒去籽,切成细丝,玉兰片、香菇均切成4厘米长的细丝。锅置于火上,倒入植物抽,烧沸后先将鱼头放入锅内,立即翻转炸另一边,将鱼炸成深黄色,捞出放入盘中。锅中留油100克,将葱、姜、蒜、泡辣椒、玉兰片、香菇全部入锅炒匀,再将酱油、白糖、醋和清汤、水淀粉及黄蔑浓缩汁调匀入锅,以汤勺搅匀成浓汁并起小泡,呈金黄色时,将盘中的鱼以净布盖上,用手拍打,使鱼身松软,将锅内浓汁淋在色面,撒上葱丝、泡辣椒丝即成。
效用说明:适宜于内伤劳倦、脾虚泻泄、气虚血脱、水肿胀满、产后乳汁不下等气虚血衰症,以及年老体虚、产后气血两虚、病后身体恢复等,皆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