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论曰∶若下利清水,其色赤黄,或米谷不化,但欲饮冷,时时呕逆,小便不利,得热则极,心胸烦躁,脉虚大而数。此由乘虚,热入于胃,凑渗下焦,津液不分,并于大肠,谓之协热下利。先用五苓散利小便,次以玉粉丹、四味阿胶丸。
(公元 280 年? )晋.王熙(叔和)着。十卷。搜集后汉以前的医学著作,阐述脉象 24 种,并论述脏腑、经络 、病证、治则、预后等。
论曰∶若下利清水,其色赤黄,或米谷不化,但欲饮冷,时时呕逆,小便不利,得热则极,心胸烦躁,脉虚大而数。此由乘虚,热入于胃,凑渗下焦,津液不分,并于大肠,谓之协热下利。先用五苓散利小便,次以玉粉丹、四味阿胶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