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黑葡萄液汁

    《中药大辞典》:黑葡萄液汁拼音注音Hēi Pú Tɑo Yè Zhī别名

    野葡萄

    出处

    《陕西草药》

    来源

    为葡萄科植物复叶葡萄幼枝所流出之液汁。除冬季外均可采收,将幼枝切成小段,用瓷器或搪瓷容器收集流出的液体,置干燥处。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路旁或河边,常攀缘树上。分布四川、陕西、山西、河南等地。

    原形态

    木质藤本。幼枝及叶柄有褐色柔毛及长柔毛。叶互生。具纤细长柄,叶在同一枝上变化大,多为卵圆形,长4~9厘米,顶端突尖,基部宽心形,浅裂、深裂或全裂,边缘具粗齿,下面有黄褐色绒毛;全裂为3~5小叶的掌状复叶;中间小叶菱形,长9~11厘米,基部楔形,具短柄;两侧小叶斜卵形。圆锥花序与叶对生,长5~10厘米,花序轴有柔毛;花小,直径约3毫米;花萼盘形,无毛。浆果球形,直径约1厘米,黑褐色。

    性味

    微苦涩,平。

    功能主治

    消食,清热;凉血。治胃肠实热,头痛发烧,骨蒸痨热,红眼,鼻衄。

    用法用量

    内服:原汁生用,每次1~3酒杯,温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黑葡萄液汁拼音注音Hēi Pú Tɑo Yè Zhī别名

    野葡萄。

    英文名juice of Piasezky Grape出处

    出自《陕西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复叶葡萄幼枝的液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is piasezkii Maxim.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植株生长旺盛时,砍断茎藤,收集液汁,鲜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m以下的山坡或沟谷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西、陕西、江西、河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地。

    原形态

    复叶葡萄 木质藤本。幼枝和叶柄被褐色柔毛及长柔毛。叶柄长4-9cm;叶在同一枝上变化大,多为卵圆形,浅裂、深裂或全裂,长4-9cm,先端突尖,基部宽心形,边缘有粗牙齿,上面无毛,下面有黄褐色绒毛,全裂的为3-5小叶的掌状复叶,中间小叶菱形,长9-11cm,基部楔形,具短柄,两侧小叶斜卵形。圆锥花序与叶对生,长5-10cm,花序轴被柔毛;花小,直径约3mm;花萼盘形,无毛;花瓣5,光瑞互相结合;雄蕊5;子房有5角棱,顶部平截。浆果球形,直径约1cm,熟时黑褐色。花期5-6月,果期8-9月。

    归经

    胃;肝经

    性味

    微苦;涩;凉

    功能主治

    消食;清热;凉血。主胃肠实热;头痛发热;骨蒸痨热;目赤肿痛;鼻衄

    用法用量

    内服:原汁鲜用,温服,每次1-3酒杯。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全国中草药汇编》:半边钱拼音注音Bàn Biān Qián别名蝴蝶叶、罗藟草、马蹄金、三脚虎、钱凿草、马蹄香[福建]来源豆科蝙蝠草属植物铺地蝙蝠草Christia obcordata (Poir.) Bahn. f.[Lourea obc......
  • 拼音注音Bàn Biān Fēnɡ别名老虎斑英文名Tsoong Pellionia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金缕梅科植物蕈树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tingia chinensis (Champ.)Oliv.ex H......
  • 《全国中草药汇编》:博落回拼音注音Bó Luò Huí别名号筒梗、三钱三、泡通珠、博落筒来源罂粟科博落回属植物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 (Willd.) R. Brown,以全草入药。秋季采收,晒干。性味苦,寒。有大毒。注意不......
  • 《中药大辞典》:卜芥拼音注音Bǔ Jiè别名老虎耳、尖尾芋(《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独脚莲、观音莲、山芋(《四川常用中草药》),老虎芋、小虫芋、狼毒(《广西药植名录》),尖尾芋、尖尾风(《南方主要有毒植物》)。出处《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来......
  • 拼音注音Biàn Yè Rónɡ别名金不换出处始载于《广州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变叶榕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Variolosa Lindl.ex Benth.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