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禀天地阴寒之气,故其味苦,寒,无毒。寒能除热,苦能泻热燥湿,至苦至寒,故为除热去疳杀虫明目治惊之要药。专入足厥阴经,亦入足太阴手少阴,然性主消不主补,凡脾胃虚寒作泻者,忌服,止入丸散,先捣成粉入也。
芦荟,杀虫去疳,镇心明目,小儿癫痫惊搐,大人疮 痔疽,癣发颈间,同甘草研匀敷效,医生齿缝。以盐汤漱洗点瘥。
《卫生宝鉴》(公元 1343 年)元.罗天益(谦甫)着。二十四卷,补遗一卷。内容为“药误永鉴”、“名方类集”、“药类法象“、“医验纪述”。补遗主要论述外感、伤寒等证。
(公元 752 年)唐.王焘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许多医药著作,编为 1104 门,载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医著作之一。
禀天地阴寒之气,故其味苦,寒,无毒。寒能除热,苦能泻热燥湿,至苦至寒,故为除热去疳杀虫明目治惊之要药。专入足厥阴经,亦入足太阴手少阴,然性主消不主补,凡脾胃虚寒作泻者,忌服,止入丸散,先捣成粉入也。
芦荟,杀虫去疳,镇心明目,小儿癫痫惊搐,大人疮 痔疽,癣发颈间,同甘草研匀敷效,医生齿缝。以盐汤漱洗点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