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鹰眼睛

    《中药大辞典》:鹰眼睛拼音注音Yīnɡ Yǎn Jinɡ出处

    《药性论》

    来源

    为鹰科动物苍鹰眼睛

    原形态

    动物形态详"鹰骨"条。

    功能主治

    《本草汇》:"明眼目,退翳障。"

    用法用量

    外用:和人乳研汁滴眼。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鹰眼睛拼音注音Yīnɡ Yǎn Jinɡ英文名Goshawk eye出处

    出自《药性论》

    来源

    药材基源:为鹰科动物苍鹰的眼睛。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cipiter gentilis (Linnaeus)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栖息于山林间。飞行迅速,善能捕取野兔、野鼠等小动物为食。

    资源分布:繁殖在我国东北北部;河北、湖北、广东、广西、云南等处为旅鸟和冬候鸟。

    原形态

    苍鹰,大型鸟类,体长约50cm。嘴黑色,基部带暗蓝色,蜡膜黄绿色。虹膜金黄色。前额以至后颈为石板灰色。羽基白色;眼上方有白色眉纹,羽轴黑色,耳羽黑色;上体为石板灰色;肩羽和尾上覆羽有白色横斑;其余杂有灰白、黑褐色斑块或横斑。下体灰白。喉有黑褐色细纹,胸、腹、两胁与覆腿羽均杂有黑褐色横斑。羽轴均为黑褐色。脚绿黄,爪锐利,黑色。

    归经

    肝经

    性味

    咸;平

    功能主治

    明目退翳。主视物不清;翳膜遮睛

    用法用量

    外用:将鲜鹰眼睛刺破,取汁滴眼。

    各家论述

    《本草汇》:明眼目,退翳障。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Cì Guǒ Gān Cǎo别名胡苍耳、马狼秆、马狼柴、狗甘草来源豆科甘草属植物刺果甘草Glycyrrhiza pallidiflora Maxim.,以根及果实入药。根全年可采;果秋冬成熟后采,均晒干。性味甘、辛,温。功能主治果序......
  • 拼音注音Cì Guǒ Sū Mù别名忙果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豆科植物刺果苏木的叶。夏季采集,晒干。生境分布生于疏林灌木丛、海边村庄荒地上。分布广东、广西、台湾等地。原形态藤状灌木,全株有下弯的......
  •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果藤别名大胶藤、牛蹄麻、鸡冠麻来源梧桐科刺果藤Buettneria aspera Colebr.,以根入药。生境分布广东、广西、云南。性味涩、微苦,微温。功能主治祛风湿,壮筋骨。主治产后筋骨痛,风湿骨痛,腰肌劳损。外用......
  • 别名藤杜仲[云南丽江]来源卫矛科刺果藤仲Euonymus acanthocarpus Franch. var. scandens (Loes.) R. A. Blak.,以藤入药。生境分布云南。性味苦,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经活络。主治风......
  • 别名绿南星、天南星、白南星、南星七、螃蟹七、三甫莲、蛇芋头来源天南星科刺柄南星Arisaema asperatum N. E. Brown,以块茎入药。生境分布湖北。功能主治有毒。祛痰止咳,镇痛。并治劳伤,痈疽。用法用量外敷治痈疽。摘录《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