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禀地二之气以生,故微辛、微苦、气温,无毒。入足阳明、少阴经。所以上治阳明所受,下治膀胱与肾所生之病也。
乌药,走肾胃诸冷,诸气作痛,翻胃食积作胀,膀胱肾间冷气,小儿腹中诸虫,女人血气凝滞,一切中恶心腹绞痛,蛊毒疰忤鬼气,宿食不消,七情郁结,猫犬有病,磨水灌效。气血虚而内热者,勿服。
主治(痘疹合参) 发表中可用,匀气内亦加,只可治有余,不可治不足。
《卫生宝鉴》(公元 1343 年)元.罗天益(谦甫)着。二十四卷,补遗一卷。内容为“药误永鉴”、“名方类集”、“药类法象“、“医验纪述”。补遗主要论述外感、伤寒等证。
(公元 752 年)唐.王焘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许多医药著作,编为 1104 门,载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医著作之一。
禀地二之气以生,故微辛、微苦、气温,无毒。入足阳明、少阴经。所以上治阳明所受,下治膀胱与肾所生之病也。
乌药,走肾胃诸冷,诸气作痛,翻胃食积作胀,膀胱肾间冷气,小儿腹中诸虫,女人血气凝滞,一切中恶心腹绞痛,蛊毒疰忤鬼气,宿食不消,七情郁结,猫犬有病,磨水灌效。气血虚而内热者,勿服。
主治(痘疹合参) 发表中可用,匀气内亦加,只可治有余,不可治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