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禀土与水之气,兼得天令少阳之气以生,故味苦寒、微酸咸,无毒。入足厥阴、手足少阴,行血凉血之要药也。
茜草疗中多蛊毒,吐下血如烂肝;治跌久损伤,凝积血成瘀块,虚热崩漏不止,劳伤吐衄时来,女子经滞不行,妇人产后血晕。凡诸血痘,并建奇功。除乳结为痈肿,黄体成疸。若虽见血症,而泄泻少食者忌服,盖苦寒能伤胃也。
主治(痘疹合参) 治痘干陷,和酒常常饮之,盖能凉血行皿故也,虚寒者禁之。
《时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陈念祖(修园)着。二卷。 选择常用方剂 108 首,按性质分为十二类,叙理简明,便于学习。
《时病论》(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禀土与水之气,兼得天令少阳之气以生,故味苦寒、微酸咸,无毒。入足厥阴、手足少阴,行血凉血之要药也。
茜草疗中多蛊毒,吐下血如烂肝;治跌久损伤,凝积血成瘀块,虚热崩漏不止,劳伤吐衄时来,女子经滞不行,妇人产后血晕。凡诸血痘,并建奇功。除乳结为痈肿,黄体成疸。若虽见血症,而泄泻少食者忌服,盖苦寒能伤胃也。
主治(痘疹合参) 治痘干陷,和酒常常饮之,盖能凉血行皿故也,虚寒者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