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痘疔毒瓦斯炽盛,使诸痘不能起发,起发者不能灌脓,灌脓者不能收靥,或大痛或麻木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其毒随火而散,凡疔挑破出毒血者,可治。若挑破不痛,不出血者,难治。若用此法灸之。即知痛,更用银针挑破。紫血随出、诸毒随贯亦有生者。其法用大蒜切三分浓,安痘疔上,用小艾炷于蒜上灸之,每五壮易蒜再灸,若紫血出后。肿痛不止,尤宜常灸。
(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分类编次为 12 类,390 条,条理分明。附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独到之见。
《类证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着。采辑清代中叶以前的医家著作,对于温病、报病、妇科、外科各证,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证侯和不同治法。
治痘疔毒瓦斯炽盛,使诸痘不能起发,起发者不能灌脓,灌脓者不能收靥,或大痛或麻木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其毒随火而散,凡疔挑破出毒血者,可治。若挑破不痛,不出血者,难治。若用此法灸之。即知痛,更用银针挑破。紫血随出、诸毒随贯亦有生者。其法用大蒜切三分浓,安痘疔上,用小艾炷于蒜上灸之,每五壮易蒜再灸,若紫血出后。肿痛不止,尤宜常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