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赴筵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赴筵散处方

    良姜(去芦)、草乌(去皮)、细辛(去土.叶)、荆芥(去梗),各二两。

    炮制

    上件四味碾为末。

    功能主治

    治风牙、蚰牙,攻注疼痛,昼夜不止,痛不可忍,睡卧不安,牙宣露,动摇欲脱,或腮颔浮肿,烂血出,并能治之。

    常用止牙宣,口气,永无牙疾。

    用法用量

    每用少许,于痛处擦之。有涎吐出,不得吞咽,良久用温盐汤灌漱,其痛即止。常使揩牙,用腐炭末一半相和。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赴筵散处方

    五倍子30克(洗)黄柏(蜜涂,炙紫色)滑石各15克

    制法

    上研细末。

    功能主治

    治口疮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用1.5克,掺患处,咽津不妨,便可饮食。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赴筵散处方

    铜绿1钱,白矾1钱。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口疮,臭腐多脓。

    用法用量

    掺舌上,温醋漱之。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同寿录》卷末:赴筵散处方

    五倍子、青黛、枯矾、黄柏、硼砂、人中白、褐子灰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口疮及小儿走马牙疳。

    用法用量

    先用清米泔漱口,敷药。立效。

    摘录《同寿录》卷末《种澄新书》卷十二:赴筵散处方

    薄荷、黄柏、黄连各等分。

    制法

    加青黛,为细末。

    功能主治

    口疮。咽痛。

    用法用量

    咽痛吹入,口疮敷之。

    摘录《种澄新书》卷十二《医方类聚》卷二一二引《仙传济朗方》:赴筵散处方

    细辛、荜茇、附子皮、川乌皮。

    功能主治

    妇人牙疼颊肿,脾虚血弱,气不升降,受暴风热。

    用法用量

    上煎汤噙漱,口满吐之。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一二引《仙传济朗方》《鸡峰》卷二十五:赴筵散处方

    五倍子8分,黄柏2钱,蜜陀僧4分,铜青1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口疮。

    用法用量

    干掺之。

    摘录《鸡峰》卷二十五《赤水玄珠》卷二十八:赴筵散处方

    薄荷、黄柏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入青黛少许。

    功能主治

    口疮。

    用法用量

    掺之。

    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八《普济方》卷二九九引《德生堂方》:赴筵散处方

    黄柏半斤,青黛4两,白矾2两,朴消2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口疮。

    用法用量

    掺上。吐去涎,3上即愈。

    摘录《普济方》卷二九九引《德生堂方》《医方类聚》卷七十七引《居家必用》:赴筵散处方

    铜绿、枯白矾、白芷末、姜黄、芒消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口疮。

    用法用量

    于患处敷上。涎出即愈。

    摘录《医方类聚》卷七十七引《居家必用》《杂类名方》卷十九:赴筵散处方

    铜绿半两(研),香白芷1两(末)。

    制法

    上拌匀。

    功能主治

    舌上生疮,不能食。

    用法用量

    掺舌上,温醋嗽。立愈。

    摘录《杂类名方》卷十九《医方类聚》卷七十三引《吴氏集验方》:赴筵散处方

    北细辛半两,荜茇2钱,良姜2钱半,草乌2钱半,红椒(去目)2钱半,硼砂2钱半,猪牙皂角1两,白芷1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牙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揩牙痛处。涎出便吐,盐汤漱之。

    摘录《医方类聚》卷七十三引《吴氏集验方》《儒门事亲》卷十二:赴筵散处方

    五倍子、蜜陀僧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口疮。

    用法用量

    先以浆水漱过,干贴。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局方》卷七(吴直阁增诸家名方):赴筵散处方

    良姜(去芦)2两,草乌(去皮)2两,细辛(去土叶)2两,荆芥(去梗)2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止牙宣,辟口气。主风牙、虫牙攻注疼痛,昼夜不止,痛不可忍,睡卧不安,牙龈宣露,动摇欲脱,或腮颔浮肿,龈烂血出。

    用法用量

    每用少许,于痛处擦之。有涎吐出,不得吞咽,良久用温盐汤灌漱,其痛即止。常使揩牙,用腐炭末1半相和。

    摘录《局方》卷七(吴直阁增诸家名方)《杨氏家藏方》卷十一:赴筵散处方

    细辛、黄柏(炒)各等分(去粗皮,蜜炙)。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口疮。

    用法用量

    掺患处。涎出即愈。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一《三因》卷十六:赴筵散处方

    五倍子1两(洗),黄柏(蜜涂,炙紫色)半两,滑石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口疮疼痛。

    用法用量

    每用半钱许,掺患处。咽津不妨,便可饮食。

    摘录《三因》卷十六《普济方》卷六十六引《海上方》:赴筵散别名

    晋矾散

    处方

    老生姜、白矾。

    制法

    用老生姜切片,安瓦上,用炭火,却将白矾渗姜上候焦,为末。

    功能主治

    牙疼。

    用法用量

    擦疼处。

    摘录《普济方》卷六十六引《海上方》《普济方》卷七十四:赴筵散处方

    朴消1钱,沙糖1弹子大,腻粉1钱,杏仁7个(去皮)。

    制法

    上研如膏。

    功能主治

    暴赤眼。

    用法用量

    水半盏,调滤过,洗3-5次。

    摘录《普济方》卷七十四《旅舍备要方》:赴筵散处方

    广土(即赤土)1两,荆芥1两,朴消1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心脾劳热,口舌生疮,或赤或白,不下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1钱,新汲水调下,小儿少与。

    摘录《旅舍备要方》《宣明论》卷二:赴筵散处方

    密陀僧、黄柏、青黛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口疮不已者。

    用法用量

    每用干掺于疮上。不经2-3日愈。

    摘录《宣明论》卷二《普济方》卷三六五引《保婴方》:赴筵散处方

    芝麻花不以多少。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小儿赤白口疮。

    用法用量

    干掺口内。用5-7遍,立愈。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五引《保婴方》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当归2钱,香附2钱,鹿茸(醋炙,如热少用)2钱,川芎2钱,熟地2钱,白术2钱,山萸2钱,小茴2钱,甘草1钱。功能主治妇人二十一二,经脉不调,赤白带下,或如梅汁,或片,或二三月不行,潮热,咳嗽,饮食不思,四肢困倦。用法用量分4帖。加生姜3......
  • 处方党参、黄耆、玉竹、白术、山药、百合、燕窝、桂圆肉。功能主治劳碌伤气,音哑难言。摘录《内外验方秘传》卷下......
  • 别名八味丸(《朱氏集验方》卷二)。处方干地黄120克 茯苓 薯蓣 桂枝 牡丹皮 山茱萸各60克 泽泻30克 五味子60克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平补肾气,固齿驻颜。肾气不足,腰膝酸软,面色不华,牙齿松动,消渴等证。用法......
  • 处方八物汤加阿胶、艾叶。功能主治胎漏,犯房下血者。用法用量《产孕集》本方用人参、白术、茯苓各二钱,芎一钱五分,当归一钱五分,白芍二钱,干地黄二钱,阿胶二钱,艾叶八分。摘录方出《医学入门》卷六,名见《产孕集》卷上......
  • 别名茜根散、茜根饮、茜根汤处方茜根3两,升麻3两,犀角3两,桔梗1两,黄柏1两,黄芩1两,地榆4两,白蘘荷4两。功能主治中蛊毒,下血状如鸡肝,腹中搅痛难忍者。用法用量茜根散(《圣惠》卷五十六)、茜根饮(《圣济总录》卷七十七)、茜根汤(《圣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