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冯氏锦囊秘录》 清震汤

    作者: 冯楚瞻

    升麻 苍术 薄荷 为末,每服五钱,水煎七分,烧全荷叶一个,研细调药,食后温服。

    又曰∶前论俱以结核疙瘩,而用风药论治,且指震为雷,恐犹未尽了,夫此病未有不因于痰火者,盖痰生热,热生风,故核块疙瘩,皆有形可征。痰火上升,壅于气道,兼于风化,则自然有声。轻则如蝉之鸣,重则如雷之响,以声如雷而为名,或以其发如雷之迅速也。设如前论尽作风热治之,恐认标而忘其本,故复附痰火一方于后。

    白僵蚕(五分) 粉草(二钱) 半夏(牙皂姜汁煮,一两) 连翘(五钱) 片芩(七钱,酒炒) 陈皮(去白,盐煮) 桔梗(各五钱) 大黄(酒蒸九次,二两) 薄荷叶(三钱)白芷(二钱) 天麻(五钱,酒浸) 青礞石(二钱) 为末,水法为丸,如绿豆大,食后临卧,茶吞二钱,以痰利为度。后用清痰降火煎药调理。

    头风白屑,肝经风盛也。大便实,则泻青丸,虚则消风散。

    外用山豆根,浸油涂之,或以乳汁调涂。

    又方用白芷、零陵香各等分,为末,浸香油涂之,候三五日,篦去,二三次,永不再生。

更多中医书籍
  • 本草著作。《友渔斋医话》丛书之第六种。1卷。清黄凯钧(退庵)撰。刊于嘉庆七年(1812年)。选临床常用药物309味,不分部类,大致按植物、矿物、动物为序排列。每药简明扼要地介绍其临症运用要点,所附个人经验,每出新意,甚切实用。现存初刊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作者:
  • 作者:
    杜文燮
  • 作者:
  • 作者: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
    吴谦
  • 作者:
    顾锡
  • 《银海精微》(公元 682 年)原题唐.孙思邈着。二卷。论眼科诸证甚为明晰,治疗也不偏于补泻寒温。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