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冯氏锦囊秘录》 胎黄

    作者: 冯楚瞻

    胎黄者,是母受热毒传入于胎而成也。其候生下面目遍体俱黄,大便不通,身发壮热,尿如枝汁,乳食不思,啼叫不止。当用酿乳生地黄汤之类,仍忌食热毒为要。更有小儿身皮面目皆黄者,此黄病也。如身痛膊背强,大小便涩,一身面目指甲皆黄,小便如黄尘色,着物皆黄者,此黄胆也。渴者,难治。然此二症多成于大痛之后,更有生下半周,或及百日,不因病后而身微黄者,此胃热也。又有面黄而腹大多积,食土而渴者,此脾疳也。若自生下而身黄者,此胎疸也。然诸疽皆热,色深黄者是也。若淡黄兼白者。必胃怯或胃不和耳。

更多中医书籍
  • 《伤寒贯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泾)着。八卷。根据病证治法的不同,把《伤寒论》条文重编为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明辨法、杂治法等类。

    作者:
  • 作者:
    柯琴
  •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广生)着。四卷。首论痈疽的脉、因、症、治、次依人体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种外科疾患的辨证处方。扩充了外科的治疗范围,丰富了外科的治疗方法。

    作者:
    赵濂
  • 作者:
    江考卿
  • 《伤科汇篡》(公元 1818 年)清.胡廷光着。十二卷。汇集清以前各家之说参以家传之法而成书。主要内容有伤科理论、解剖、手法、内外各证、医案、用药处方等。

    作者:
  • (公元 1808 年)清.钱秀昌着。六卷。首绘各种体表,骨度和伤科器具图,次叙金疮论治、治伤法论、跌打损伤内治症等不同伤病治疗三十六则,再次为治伤汤头歌括和附录各家 秘方。

    作者:
    钱潢
  • 作者:
    吴谦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