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泄泻者,寒也。吞酸者,火也。似乎寒热殊而治法宜异矣。不知吞酸虽热,由于肝气之郁结;泄泻虽寒,由于肝木之克脾。苟一方以治木郁,又一方以培脾土,土必大崩,木必大雕矣。不若一方而两治之为愈也。方用∶柴胡(一钱)白芍(五钱)茯苓(三钱)陈皮(五分)车前子(一钱)神曲(五分)甘草(五分)水煎服。
〔此方之奇绝,在白芍之妙。盖白芍乃肝经之药,最善〕舒肝木之郁,木郁一舒,上不克胃,而下不克脾。方中又有茯苓、车前子以分消水湿之气,则水尽从小便出,何有余水以吞酸,剩汁以泄泻哉?〔况又有半夏、神曲之消痰化粕,此一(合也)治而有分治之功,世人未尽知也。〕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泄泻者,寒也。吞酸者,火也。似乎寒热殊而治法宜异矣。不知吞酸虽热,由于肝气之郁结;泄泻虽寒,由于肝木之克脾。苟一方以治木郁,又一方以培脾土,土必大崩,木必大雕矣。不若一方而两治之为愈也。方用∶柴胡(一钱)白芍(五钱)茯苓(三钱)陈皮(五分)车前子(一钱)神曲(五分)甘草(五分)水煎服。
〔此方之奇绝,在白芍之妙。盖白芍乃肝经之药,最善〕舒肝木之郁,木郁一舒,上不克胃,而下不克脾。方中又有茯苓、车前子以分消水湿之气,则水尽从小便出,何有余水以吞酸,剩汁以泄泻哉?〔况又有半夏、神曲之消痰化粕,此一(合也)治而有分治之功,世人未尽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