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凡治下焦病用本药不愈者,须从上治之,如足痛足肿,无力虚软,膝疮红肿, 用木瓜、薏仁、牛膝、防已、黄柏、苍朮之品,不效者定是中气下陷,湿热下流,用补中益气升提之,如足软不能行而能食,名曰痿症,宜清肺热,如治泄泻,用实脾利水之剂,不效者亦用补中益气,去当归,加炮姜苍朮,脉迟加肉蔻、故纸,如尿血、用凉血利水药不效、宜清心莲子饮,若清心不止,再加升柴,如治便血 用止涩之药,不效,或兼泄泻,须察其脉如右关微,或数大无力,是脾虚不摄血,宜六君子加炮姜,若右关沉紧,是饮食伤脾,不能摄血,加沉香贰分,右寸洪数,是实热在肺,宜清肺,麥冬、花粉、元參、枯芩、桔梗、五味子、枳殼等味。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论是总论病证,法是治疗法则,律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凡治下焦病用本药不愈者,须从上治之,如足痛足肿,无力虚软,膝疮红肿, 用木瓜、薏仁、牛膝、防已、黄柏、苍朮之品,不效者定是中气下陷,湿热下流,用补中益气升提之,如足软不能行而能食,名曰痿症,宜清肺热,如治泄泻,用实脾利水之剂,不效者亦用补中益气,去当归,加炮姜苍朮,脉迟加肉蔻、故纸,如尿血、用凉血利水药不效、宜清心莲子饮,若清心不止,再加升柴,如治便血 用止涩之药,不效,或兼泄泻,须察其脉如右关微,或数大无力,是脾虚不摄血,宜六君子加炮姜,若右关沉紧,是饮食伤脾,不能摄血,加沉香贰分,右寸洪数,是实热在肺,宜清肺,麥冬、花粉、元參、枯芩、桔梗、五味子、枳殼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