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傅青主女科》 类中风(第十二)

    产后气血暴虚,百骸少血濡养,忽然口噤牙紧,手足筋脉拘搐等症,类中风痫痉,虽虚火泛上有痰,皆当以末治之,勿执偏门,而用治风消痰之方,以重虚产妇也。治法当先服生化汤,以生旺新血。如见危症,三服后,即用加参,益气以救血脱也;如有痰火,少佐橘红、炒芩之类,竹沥、姜汁亦可加之,黄柏、黄连切不可并用,慎之!

    ◎滋荣活络汤:治产后血少口噤项强筋搐类风症。

    川芎(一钱半) 当归

    熟地人参(各二钱)

    黄耆茯神

    天麻(各一钱) 炙草

    陈皮荆芥穗

    防风羌活(各四分)

    黄连(八分,姜汁炒)

    有痰,加竹沥、姜汁、半夏;渴加麦冬、葛根;有食,加山楂、砂仁以消肉食,神曲、麦芽以消饭食;大便闭,加肉从蓉一钱半;汗多,加麻黄根一钱;惊悸,加枣仁一钱。

    ◎天麻丸:治产后中风恍惚语涩四肢不利。

    天麻(一钱)防风(一钱)

    川芎(七分)羌活(七分)

    人参远志

    柏子仁 山药

    麦冬(各一钱) 枣仁(一两)

    细辛(一钱)南星曲(八分)

    石菖蒲(一钱)

    研细末,炼蜜为丸,辰砂为衣,清汤下六、七十丸。

    (一本枣仁用一钱,细辛用四分,存参。)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沈又彭
  • 作者:
    张杲
  •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作者:
  • 作者:
    程杏轩
  •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是总论病证,是治疗法则,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作者:
  • 作者:
    赵濂
  • 作者:
  • 《原机启微》(公元 1370 年)元.倪维德着。二卷,又附录一卷。论眼病根源,制方要义,并附方义。附论眼病若干种,也较详明。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