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妇人怀子在身,痰多吐诞,偶遇鬼神祟恶,忽然腹中疼痛,胎向上顶。人疑为子悬之病也,谁知是中恶而胎不安乎。大凡不正之气,最易伤胎。故有孕之妇,断不宜入庙烧香与僻静阴寒之地,如古洞幽岩,皆不可登。盖邪祟多在神宇潜踪,幽阴岩洞亦其往来游戏之所,触之最易相犯,不可不深戒也。况孕妇又多痰饮,眼目易眩,目一眩如有妄见,此招祟之因痰而起也。人云怪病每起于痰,其信然与。治法似宜以治痰为主,然治痰必至耗气,气虚而痰难消化,胎必动摇。必须补气以生血,补血以活痰,再加以清痰之品,则气血不亏,痰亦易化矣。方用消恶安胎汤。
当归(—两,酒洗) 白芍(一两,酒洗 )
白术(五钱,土炒) 茯苓(五钱 )
人参(三钱) 甘草(一钱)
陈皮(五分) 花粉(三钱)
苏叶(一钱) 沉香(一钱,研末)
此方大补气血,辅正邪自除之义也。
(辅正逐邪,方极平正。如此可知,金石之药以化痰者,皆矜奇立异,欲速取效,不知暗耗人之真气。戒之!)
(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分类编次为 12 类,390 条,条理分明。附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独到之见。
《类证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着。采辑清代中叶以前的医家著作,对于温病、报病、妇科、外科各证,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证侯和不同治法。
妇人怀子在身,痰多吐诞,偶遇鬼神祟恶,忽然腹中疼痛,胎向上顶。人疑为子悬之病也,谁知是中恶而胎不安乎。大凡不正之气,最易伤胎。故有孕之妇,断不宜入庙烧香与僻静阴寒之地,如古洞幽岩,皆不可登。盖邪祟多在神宇潜踪,幽阴岩洞亦其往来游戏之所,触之最易相犯,不可不深戒也。况孕妇又多痰饮,眼目易眩,目一眩如有妄见,此招祟之因痰而起也。人云怪病每起于痰,其信然与。治法似宜以治痰为主,然治痰必至耗气,气虚而痰难消化,胎必动摇。必须补气以生血,补血以活痰,再加以清痰之品,则气血不亏,痰亦易化矣。方用消恶安胎汤。
当归(—两,酒洗) 白芍(一两,酒洗 )
白术(五钱,土炒) 茯苓(五钱 )
人参(三钱) 甘草(一钱)
陈皮(五分) 花粉(三钱)
苏叶(一钱) 沉香(一钱,研末)
此方大补气血,辅正邪自除之义也。
(辅正逐邪,方极平正。如此可知,金石之药以化痰者,皆矜奇立异,欲速取效,不知暗耗人之真气。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