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人身有二火,一曰君火,犹人火也,二曰相火,犹龙火也。小儿平素有火,加以寒郁,而热成矣。若脏气素阴,则寒虽入而热不生。在初惟见无热恶寒,至夜方见热作。且有平素无热,因于火虚而热上浮,其症有似于热。
又或中有食滞,上下气不通泄,而身时见热作,皆非真正纯热之谓。故治热须分表里阴阳,及有积热、伏热、热毒、假热之异也。火与热有连带关系,本草治火之药,多属治热之药,故以热并于火,但举热病而火在其中矣。
(公元 1826 年)清.傅山(青山)着。二卷。上集论带下、血崩、调经等 38 症,41 方;下集论妊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等 40 症,42 方。
《妇人大全良方》(公元 1237 年)宋.陈自明(良甫)着。二十四卷。分调经、众疾、求嗣、胎教、妊娠、坐月、产难、产后、总共 260 余论。论后有附方及医案。
人身有二火,一曰君火,犹人火也,二曰相火,犹龙火也。小儿平素有火,加以寒郁,而热成矣。若脏气素阴,则寒虽入而热不生。在初惟见无热恶寒,至夜方见热作。且有平素无热,因于火虚而热上浮,其症有似于热。
又或中有食滞,上下气不通泄,而身时见热作,皆非真正纯热之谓。故治热须分表里阴阳,及有积热、伏热、热毒、假热之异也。火与热有连带关系,本草治火之药,多属治热之药,故以热并于火,但举热病而火在其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