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小儿满口溃烂,乃膀胱移于小肠,上迫而生口糜。古法主导赤散五苓散合用,以导赤能去小肠之热,五苓能去膀胱之热,必合用乃效。
〔真按〕口糜多因久病失治,不能概以实热括之。如果属热,内可服导赤五苓两散,外则用薄荷、青黛、黄柏、人中白、儿茶、冰片、青果核灰、经霜西瓜皮,共为末,吹患处可愈。然亦有因肝脾之气不足,虚火泛上无制,则宜用理中汤收其浮游之火,外以上桂心末吹之,方能有效。寒热之界,毫厘千里,是不可以不辨。
本草著作。《友渔斋医话》丛书之第六种。1卷。清黄凯钧(退庵)撰。刊于嘉庆七年(1812年)。选临床常用药物309味,不分部类,大致按植物、矿物、动物为序排列。每药简明扼要地介绍其临症运用要点,所附个人经验,每出新意,甚切实用。现存初刊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小儿满口溃烂,乃膀胱移于小肠,上迫而生口糜。古法主导赤散五苓散合用,以导赤能去小肠之热,五苓能去膀胱之热,必合用乃效。
〔真按〕口糜多因久病失治,不能概以实热括之。如果属热,内可服导赤五苓两散,外则用薄荷、青黛、黄柏、人中白、儿茶、冰片、青果核灰、经霜西瓜皮,共为末,吹患处可愈。然亦有因肝脾之气不足,虚火泛上无制,则宜用理中汤收其浮游之火,外以上桂心末吹之,方能有效。寒热之界,毫厘千里,是不可以不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