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儿科萃精》 初生脐突

    作者: 陈守真

    婴儿热在腹中,无所发泄,故频频呻引,睡卧不宁,努胀其气,冲入脐间,所以脐忽肿赤,虚大光浮,名曰脐突,此乃胎热所致,非断脐不慎之过也,口法用内服犀角消毒饮(如防风、荆芥、炒牛蒡子、金银花、生甘草,煎熟,入犀角细末,调匀服之),外敷二豆散(如赤小豆、淡豆豉、天南星、白蔹为末,以芭蕉汁调敷脐上,可散毒热而愈)。

    〔真按〕脐忽肿突,最忌外敷寒凉之药,恐寒凝毒热,反足为害,内服亦不宜太凉,只用金银花、生甘草煎汤,外以猪板油调 龙骨、胡粉、敷脐周遭,俟小便一畅,则突自消。

更多中医书籍
  • (公元 659 年)唐.李绩(苏敬)撰。五十四卷。原书已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包括药图、图经、本草三部分,收载药物 844 种, 详细介绍性味、产地、效用等 。

    学术价值: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书。开创图文对照之先例。

    作者:
    苏敬等20余人编写
  • 作者:
    宋慈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俞弁
  • (公元 1770 年)清.魏之琇(玉璜)编。原六十卷。经王孟英新增重编为三十六卷。 分 345 门,集录清以前历代名医的验案,包括临床各科,尤以温热病更突出。某些病案有王孟英按语。

    作者:
    魏之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