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查古籍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公元 1359 年)元.滑寿(伯仁)着。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论述脉象及辨脉之法,甚有心得。
水痘皆因湿热成,外证多与大痘同,形圆顶尖含清水,易胀易靥不浆脓。初起荆防败毒散,加味导赤继相从。
【注】水痘发于脾、肺二经,由湿热而成也,初起与大痘相似,面赤唇红,眼光如水,咳嗽喷嚏,唾涕稠粘,身热二三日而始出,其形尖圆而大,内含清水,易胀易靥,不作脓浆。初起荆防败毒散主之,继以加味导赤散治之。
荆防败毒散(方见夹 )
加味导赤散
生地 木通 生甘草 连翘 黄连 滑石 赤苓 麦冬(去心)
引用灯心,水煎服。
【方歌】加味导赤除湿热,生地木通甘草协,翘连滑石苓麦冬,引加灯心称妙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