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槐叶

    《中药大辞典》:槐叶拼音注音Huái Yè出处

    《食疗本草》

    来源

    为豆科植物叶片。春、夏采收,晒干。

    化学成分

    含芸香甙痕量~4.48%(一说6.4%)。

    归经

    《得配本草》:"入足厥阴、阳明经。"

    性味

    ①《日华子本草》:"平,无毒。"

    ②《纲目》:"苦,平,无毒。"

    功能主治

    治惊痫,壮热,肠风,溲血,痔疮,疥癣,湿疹,疔肿。

    ①《食疗本草》:"主邪气,产难,绝伤。又主瘾疹,牙齿诸风疼。"

    ②《日华子本草》:"煎汤,治小儿惊痫壮热,疥癣及疔肿。"

    ③《滇南本草》:"阴干为末,治一切大小便下血,或痔疮疼痛,脓血不止,灯草煎汤服。"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或入散剂。外用:捣敷。

    复方

    ①治霍乱吐泻,心烦闷乱:甘草一分(炙微赤,锉),槐叶一两,桑叶一两。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盘,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圣惠方》)

    ②治痔、下血、肠风,明目:嫩槐叶一斤。碾作末,煎呷之。(《食医心镜》)

    ③治慢性湿疹:新鲜槐叶置沸水中冲洗净,捣烂如泥状,先用开水洗净患部,将槐叶泥敷患处,外以纱布包扎,每日更换一次。(《中医杂志》(5):39,1959)

    ④治鼻窒,气息不通:槐叶五升,葱白(切)一升,豉一合。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千金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槐叶拼音注音Huái Yè英文名Leaf of Japanese Pagodatree出处

    出自于《日华子本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槐Sphora japonica L.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phora japonica L.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栽培于屋边、路边。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普遍栽培。

    原形态

    槐 落叶乔木,高8-20m。树皮灰棕色,具不规则纵裂,内皮鲜黄色,具臭味;嫩枝暗绿褐色,近光滑或有短细毛,皮孔明显。奇数现状复叶,互生,长15-25cm,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7-15,柄长约2mm,密生白色短柔毛;托叶镰刀状,早落;小叶片卵状长圆形,长2.5-7.5cm,宽1.5-3cm,先端渐尖具细突尖,基部宽楔形,全缘,上面绿色,微亮,背面优生白色短毛。圆锥花序顶生,长15-30cm;萼钟状,5浅裂;花冠蝶形,乳白色,旗瓣阔心形,有短爪,脉微紫,翼瓣和龙骨瓣均为长方形;雄蕊10,分离,不等长;于房筒状,有细长毛,花柱弯曲。荚果肉质,串珠状,长2.5-5cm,黄绿色,无毛,不开裂,种子间极细缩。种子1-6颗,肾形,深棕色。花期7-8月,果期10-11月。

    化学成分

    含少量芸香甙(rutin)。

    归经

    肝;胃经

    性味

    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

    清肝泻火;凉血解毒;燥湿杀虫。主小儿惊痫;壮热;肠风;尿血;痔疮;湿疹;疥癣;痈疮疔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或研末。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汁涂、捣敷。

    复方

    ①《食疗本草》:主邪气,产难,绝伤。 又主瘾疹,牙齿诸风疼。②《日华子本草》: 煎汤,治小儿惊痫壮热,疥癣及疔肿。③《滇南本草》: 阴干为末,治一切大小便下血,或痔疮疼痛,脓血不止,灯草煎汤服。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Bān Diǎn Hǔ ěr Cǎo英文名blotch saxifraga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斑点虎耳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xifraga punctata L.生境分布生态环境:......
  • 来源虎耳草科斑瓣虎耳草Saxifraga takedana Nakai,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西藏。性味淡,温。功能主治除湿利尿,行血祛瘀,消肿。主治咳嗽,咯血,黄疸,骨折筋伤,白带,疮疖。用法用量0.5~1两。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辞典》:斑竹壳拼音注音Bān Zhú Ké别名斑竹衣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刚竹的箨。功能主治清血热;烧灰吃,透斑疹。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去毛),2~3钱;或烧灰冲服。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斑竹壳拼音注音B......
  • 《中药大辞典》:斑竹根拼音注音Bān Zhú Gēn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刚竹的根茎及根。9~10月挖根及根茎,晒干。生境分布栽培于庭园或野生山间。分布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及四川、山东、河南、广西等地。原形态刚竹(《竹谱详录》),又名......
  • 拼音注音Bān Zhú Huā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刚竹的花。功能主治治猩红热,用斑竹花二两,煎水服。摘录《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