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山稗子(图缺),米味甘、壳涩、根、叶苦涩,性微寒。专治妇人散经败血之症。
(补注)妇人经行,每三十个时辰两日半期,故谓经期有准绳。有妇人气血亏损,肾、肝血虚,行经头晕,耳鸣、发热,五心烦热、腰疼,肚腹冷疼,气胀,心慌怔忡,血行淡黄色,或三天已止、或五天再行、七八天又行方止。故有散经败血之名。
(单方)妇人月水过多,将成崩症,或已成血崩,用山稗子以五钱为度,煎汤点水酒服,良效。
──务本卷二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丹溪心法》(公元 1347 年)元.朱震亨(彦修、丹溪)着。五卷。 分 100 门,包括外感、内伤、外证、妇科、幼科等,前有十二 证见证等六篇,后附“丹溪翁传”。
山稗子(图缺),米味甘、壳涩、根、叶苦涩,性微寒。专治妇人散经败血之症。
(补注)妇人经行,每三十个时辰两日半期,故谓经期有准绳。有妇人气血亏损,肾、肝血虚,行经头晕,耳鸣、发热,五心烦热、腰疼,肚腹冷疼,气胀,心慌怔忡,血行淡黄色,或三天已止、或五天再行、七八天又行方止。故有散经败血之名。
(单方)妇人月水过多,将成崩症,或已成血崩,用山稗子以五钱为度,煎汤点水酒服,良效。
──务本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