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论是总论病证,法是治疗法则,律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原机启微》(公元 1370 年)元.倪维德着。二卷,又附录一卷。论眼病根源,制方要义,并附方义。附论眼病若干种,也较详明。
大枫草,一名虾蟆叶,俗呼为大蛤蟆叶。味甘、苦,无毒。此草生川野间,遍地皆生。形似车前草,大叶细子,高尺余。主治一切虚烧发热,通淋利水。治赤眼如神。又治金疮脓血,妇人难产。久服轻身延年。
治眼目云遮即退,又治女子白带。
又采子一、二升敷脐,可暖精生子。又治痢疾。根治大疮。叶治肺痨。汁治喉风、疟疾。
──务本卷一上
连枝大枫草,生滇中。形似车前草,俗呼大蛤蟆叶。主治癃止痛,利水道,快小便,除湿痹,久服轻身耐老。男子伤中,女子淋沥,不饮食。养肺强阴,益精,令人有子。明目,疮赤痛。
根、叶,气味甘,寒。治金疮止血、鼻血、血瘕、下血、止烦下气。除小虫阴 。叶,治泄精病及尿血。补五脏、明目、利便、通五淋。
──模板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