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香橼叶(图缺),刮上蜜,火上炙。用根,功甚捷,蜜炙。味辛、苦,性寒。治咳嗽、消痰、肺寒咳嗽,良效。
──丛本卷中
香橼,气味辛,性温,无毒。主治下气,除心头痰水,痰气咳嗽。煎汤,治下气痛。
按∶香橼,河南、湖、广、浙、闽咸有之。其实如橘柚而大。至滇中则形锐益大,有尺许长者。主治较佛手柑稍逊了。本草但有佛手柑名,香橼本名枸橼,无此香橼也。岂此与佛手柑气味相类而置此不论耶?
──模板卷九
《伤寒杂病论》(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十六卷。总结三世纪以前的临床经验,包括治疗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在辨证施治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晋前已散失。
香橼叶(图缺),刮上蜜,火上炙。用根,功甚捷,蜜炙。味辛、苦,性寒。治咳嗽、消痰、肺寒咳嗽,良效。
──丛本卷中
香橼,气味辛,性温,无毒。主治下气,除心头痰水,痰气咳嗽。煎汤,治下气痛。
按∶香橼,河南、湖、广、浙、闽咸有之。其实如橘柚而大。至滇中则形锐益大,有尺许长者。主治较佛手柑稍逊了。本草但有佛手柑名,香橼本名枸橼,无此香橼也。岂此与佛手柑气味相类而置此不论耶?
──模板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