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一名炉底
制野狼毒。
咸、辛、平。有小毒。走下焦,坠痰镇惊,散肿杀虫。治五痔,疗金疮。得桐油,调贴骨疽。
配白芷、烛油,涂鼻内生疮。配茶调服,治惊气失音。(惊气入心络则 。)佐蛇床子,敷阴汗湿痒。和水调,涂痘瘢。
生研,掺小儿初生遍身如鱼脬,又如水晶,破则成水流渗又生者,仍服苏合香丸。
研末置瓷锅内,重纸袋盛,柳蛀末焙之,次下东流水浸满,火煮一伏时,去柳末、纸袋用。此药难得其真。若销银炉底所结者,烂诸物,不宜轻服,但宜外敷。
(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一名炉底
制野狼毒。
咸、辛、平。有小毒。走下焦,坠痰镇惊,散肿杀虫。治五痔,疗金疮。得桐油,调贴骨疽。
配白芷、烛油,涂鼻内生疮。配茶调服,治惊气失音。(惊气入心络则 。)佐蛇床子,敷阴汗湿痒。和水调,涂痘瘢。
生研,掺小儿初生遍身如鱼脬,又如水晶,破则成水流渗又生者,仍服苏合香丸。
研末置瓷锅内,重纸袋盛,柳蛀末焙之,次下东流水浸满,火煮一伏时,去柳末、纸袋用。此药难得其真。若销银炉底所结者,烂诸物,不宜轻服,但宜外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