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夏季小心消化道疾病卷土重来防病

    最近,天气越来越热,北京的夏天又来了。夏季是消化道疾病多发的季节,因为气温上升之后,引起消化道疾病的细菌、病毒都开始活跃,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肠炎等非常多见。虽然非典疫情逐渐趋缓,但是专家提醒,良好的人卫生习惯还要保持,否则消化道疾病仍然会卷土重来。

    肠道疾病到了高发期

    解放军306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屈昌民大夫介绍,往年到五六月份,肠道疾病的病人就开始增加,进入七八月,天气越热病人越多,有时一天门诊要看三四十个样的病人。今年入夏以来病人减少了很多,可能是因为SARS的爆发后,消毒工作大家很重视,在杀灭SARS病毒的同时也把容易引起肠炎的细菌和病毒杀死了,减少了感染源。其次,人们开始重新养成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的好习惯,减少了肠道疾病发生的可能,往往这些疾病都是通过手接触了脏东西,再吃进嘴里传染的。另外人们在外就餐的机会减少,到不太清洁的饭馆吃饭和吃凉菜的人都没有了,也切断了传染的重要渠道。

    夏季腹泻可分成四类

    夏季腹泻根据成因大约可以分成四类,有渗透性的、动力性的、分泌性的和混合性的,有的肠炎是由于服用一些药物引起的,比如医生要病人喝的一些药物会把细胞里的水分渗出到肠道里,引起腹泻。有的则是人们遇到事情时没有控制好情绪,过于激动引起的交感神经兴奋,传到消化道的反应,还有的是炎症造成的。

    肠炎多数和微生物感染有关。细菌性的肠炎引起的元凶多半是大肠、沙门氏菌等几种,全部腹泻中最常见的就是由细菌引起的。痢疾大约占到肠道门诊病人的30%到40%。病毒性腹泻则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最多,人类轮状病毒引发的腹泻也很常见。因为肠道疾病容易出现发烧、上吐下泻,病人感觉非常难受,自己吃点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所以最好能到医院就诊。

    虽然从看消化道疾病病人较少,但是今年会不会出现病人扎堆的现象还要看市民是不是轻易就放弃了良好的习惯,又回到老路上去。其实勤洗手、不乱吃东西除了对消化道疾病以外,对肝炎有大的好处。

    我国是肝炎大国,有统计说人数大约是1.4亿,这里包括了病人和病毒携带者。从病理学来判断,只要肝脏被感染,而不是要等到肝功能不正常才算肝炎。肝炎多跟国人的卫生习惯不是很好、习惯合餐等都有关系。

    因为除了血液、母婴和性传播这三种途径外,消化道传染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所以进入夏季之后,人们要特别注意食物的清洁和勤洗手,尽量少吃凉菜,这样不仅可以杜绝消化道疾病,对于夏季常发生的食物中毒也有好处。因为食物中毒是由于细菌在食物腐败的时候产生很多的毒素,人吃了就容易生病。

    儿童腹泻更需注意

    据首都儿科研究所感染消化科有关专家介绍,最近一段时间患腹泻的患儿已占该科门诊量的85%左右,远远超过了水痘、腮腺炎等春季常见的儿童呼吸道传染病数量。

    造成儿童腹泻的途径非常多,而最近一个阶段患儿增多的原因主要有几方面:一是气候变化。天气骤然转暖,一些儿童冷饮吃得相对较多。二是生活规律的改变。现在许多学生停课在家,户外活动过少,大量的脂肪类食物引起消化功能紊乱。三是对于一些婴幼儿,过早添加辅食以及孩子吃得过多过饱,或是人工喂养时蛋白质缺乏,碳水化合物过多,引起肠内发酵过程增加而大便过稀等。

    在就诊的儿童中,患肠炎、痢疾等感染性腹泻的患儿占有很大比例。通常情况下,细菌、病毒、真菌及一些不明原因的感染均可造成感染性腹泻。过去,感染性腹泻是婴幼儿时期发病率极高的疾病之一;现在虽然人们的预防意识、防治水平都提高了,死亡率降低了,但仍是发病率较高的儿童疾病。

    儿童腹泻的危害非常大。轻者可有发热、腹痛、乏力、食欲低下等,重者可出现水和电解质紊乱,患儿出现脱水、酸中毒等,甚至危及患儿生命。由于儿童腹泻危害极大,因此有关专家提醒家长做好预防。

    防肠道疾病小贴士

    1.合理安排饮食,注意均衡膳食营养。夏季食物应以清淡为主,尤其是那些爱吃肉的孩子,家长更应注意调节饮食结构,鼓励孩子多吃蔬菜和水果。不要贪吃冷饮,每餐不要吃得过饱,避免造成胃肠道机能的损害。

    2.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教育孩子从小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要教育孩子不要在流动摊贩、卫生条件不好的饭馆吃饭,不要举着食物边走边吃。对养有宠物的家庭,一定要搞好宠物的卫生,同时要告诫孩子不要自己一边吃东西一边喂宠物。

    3.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注意居室通风,保持空气新鲜。要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时间,做到学习休息两不误。

    4.对于婴幼儿,鼓励母乳喂养,尤其是出生后的第一个夏季最重要,应避免夏季断奶。人工喂养时,应注意饮食卫生和水源清洁。无论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都应适时添加辅食,添加过程应循序渐进,不要几种辅食同时添加。

    5.腹泻应及时治疗,尤其是感染性腹泻患儿应及时就医,把腹泻对患儿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同时避免营养不良、多种维生素缺乏及多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更多中药材
  • 晨起一杯凉白开是对还是错。很多人有早晨喝一杯凉白开的习惯,认为可以调节内分泌,还能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其实这种习惯是不正确的。中医认为,晨起正是阳气升发的时候,此时喝杯凉白开,好比正常工作的发动机泼上一盆冷水,这样做会大伤人体下焦阳气,对健......
  • 中医认为,人的足部有许多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的穴位,同时足底也是脏腑的重要反射区,再者脚为精气之根,所以用温热水泡脚,可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散寒除湿,调理脏腑,平衡阴阳,对于脏腑功能失调所导致的失眠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 痰湿的人都是肥胖,而且湿气比较重,特别容易出现困倦、疲乏、浮肿的表现,这种体质人都考虑健脾祛湿。痰热是偏于出现热的表现,有的患者会出现咳嗽、咳黄痰、胸闷气喘、大便秘结、小便黄的症状,而且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这种体质人就要考虑清热化痰了。......
  • 其实腿抽筋与缺钙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完全相对等啊,缺钙会导致腿抽筋,但是如果过渡劳累,比如我们平常不爬山,突然爬山了,然后夜晚回来以后就发酸,腿抽筋,肌肉抽筋,肌肉痉挛,这不是缺钙引起,而是肌肉疲劳引起的,所以这个腿抽筋不完全是缺钙引起的,......
  • 吃完饭就要上厕所,大便不成型,跟脾胃虚弱以及肾阳不足有关。中医讲,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虚弱就不能收那水谷和运化精微,导致胃肠传导失常,或者因为肾阳不足,脾失温煦,导致运化失常,就会出现消化不良,吃完饭就要上厕所,同时还伴有大便不成形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