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大率血少不能润泽,理宜养阴为最,治烦躁不得眠者,六一散加牛黄服之。内伤病似真伤寒,至五七日汗后复热,入夜烦躁唤水者,补中益气汤加附子。内伤病似伤寒,三战后,劳乏烦躁昏倦,四君子汤加当归、黄 、知母、麦门冬、五味子。如甚者,脉细数无序,三更后吃水直至天明,此元气虚,用竹叶汤,煎此药,大剂服之。内伤似伤寒,烦躁不绝声,汗后复热,脉细数,五七日不睡,补中益气加人参一两,用竹叶同煎。甚加麦门冬、五味子、知母。火入肺为烦,入肾为躁,俱在于上,皆心火为之。火旺,则金烁水亏,惟火独在,故肺肾合而为烦躁。
《伤寒明理论》(公元 1156 年)金.成无己着。三卷。对于《伤寒论》的 50 个证作了分析此较。 附方论一卷,论仲景方 20 首的方义。
(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十六卷。总结三世纪以前的临床经验,包括治疗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在辨证施治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晋前已散失。
大率血少不能润泽,理宜养阴为最,治烦躁不得眠者,六一散加牛黄服之。内伤病似真伤寒,至五七日汗后复热,入夜烦躁唤水者,补中益气汤加附子。内伤病似伤寒,三战后,劳乏烦躁昏倦,四君子汤加当归、黄 、知母、麦门冬、五味子。如甚者,脉细数无序,三更后吃水直至天明,此元气虚,用竹叶汤,煎此药,大剂服之。内伤似伤寒,烦躁不绝声,汗后复热,脉细数,五七日不睡,补中益气加人参一两,用竹叶同煎。甚加麦门冬、五味子、知母。火入肺为烦,入肾为躁,俱在于上,皆心火为之。火旺,则金烁水亏,惟火独在,故肺肾合而为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