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前后虚实图(图缺)
假令脾肺虚.则补其母.谓肺病而补其脾也.则肾自平矣.假令脾肺实.则泻其子.谓脾病而泻其肺也.则心自平矣.难经云.从前来者为实邪.从后来者为虚邪.从所不胜来者为贼邪.从所胜来者为微邪.自病者为正邪.
假令心病中风得之为虚邪.伤暑得之为正邪.饮食劳倦得之为实邪.伤寒得之为微邪.中湿得之为贼邪.
假令心病得脾脉.土在火之分也.克火之水退而不敢至.火独旺于南方.是从前来者为实邪也.
假令心病得肝脉.木在火之分也.土退而不敢至土退而不至则克火之水.随木而至是从后来者为虚邪也.
假令脾肺虚.脾母能令肺子虚也.用理中汤.非补脾也.脾中补肺也.故曰虚则补其母.以其脾为生肺之本也.则用人参白术之类.大经曰滋苗者必固其根此之谓也.
假令脾肺实.肺子能令脾母实也用泻黄散.非泻脾也.脾中泻肺也.故曰实则泻其子.以其脾为生肺之上源.则用栀子石膏之类.大经曰.伐下者必枯其上此之谓也.
天和六脉六甲.旺脉四时.平脉合而用之则天地人三才之道备矣.
《时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陈念祖(修园)着。二卷。 选择常用方剂 108 首,按性质分为十二类,叙理简明,便于学习。
《时病论》(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前后虚实图(图缺)
假令脾肺虚.则补其母.谓肺病而补其脾也.则肾自平矣.假令脾肺实.则泻其子.谓脾病而泻其肺也.则心自平矣.难经云.从前来者为实邪.从后来者为虚邪.从所不胜来者为贼邪.从所胜来者为微邪.自病者为正邪.
假令心病中风得之为虚邪.伤暑得之为正邪.饮食劳倦得之为实邪.伤寒得之为微邪.中湿得之为贼邪.
假令心病得脾脉.土在火之分也.克火之水退而不敢至.火独旺于南方.是从前来者为实邪也.
假令心病得肝脉.木在火之分也.土退而不敢至土退而不至则克火之水.随木而至是从后来者为虚邪也.
假令脾肺虚.脾母能令肺子虚也.用理中汤.非补脾也.脾中补肺也.故曰虚则补其母.以其脾为生肺之本也.则用人参白术之类.大经曰滋苗者必固其根此之谓也.
假令脾肺实.肺子能令脾母实也用泻黄散.非泻脾也.脾中泻肺也.故曰实则泻其子.以其脾为生肺之上源.则用栀子石膏之类.大经曰.伐下者必枯其上此之谓也.
天和六脉六甲.旺脉四时.平脉合而用之则天地人三才之道备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