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成方切用》 痧症初起方

    作者: 吴仪洛

    升麻葛根芍药甘草桑皮地骨皮桔梗牛蒡荆芥连翘痧症,即疹子,又名子。不宜根据症施治,惟当治本。本者,手太阴足阳明两经之邪热也。

    也。

    可少。若服药后,而热愈甚者,正毒达之故也,得大汗而毒自解此为痧毒不透,后必防疳。宜从养阴治,甘露饮主之。(见润燥乃屡验者。(有一等小儿乳痧,一日可解,不必尽三朝九朝之缘小儿禀质尚弱,神气有限。如遇粗工,不审虚实,发散过多多矣。有痧毒痰喘甚者,虽用石膏黄连,如水淋石。要知是痧蒌霜枳壳花粉金沸草,清痰清火。如挟气虚者,加人参立应,升麻葛根黄连甘草。则泻自止,痧家不忌泄泻,泻则阳明邪热后泄泻,及便浓血。皆由邪热内陷故也,大忌止涩,惟宜升散豆,若便浓血,加滑石末。必愈。)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吴师机
  • 作者:
  • 作者:
    汪绮石
  • 作者:
    薛己
  • 作者:
    薛己
  • (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分类编次为 12 类,390 条,条理分明。附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独到之见。

    作者:
    张介宾
  • 作者:
    张介宾
  • 《类证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着。采辑清代中叶以前的医家著作,对于温病、报病、妇科、外科各证,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证侯和不同治法。

    作者:
    林佩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