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中风口噤不得开,灸机关(《翼》名颊车)二穴。穴在耳下八分小近前,灸五壮,即得语,又灸,随年壮。僻者逐僻,左右灸之。中风失喑不能言语,缓纵不随,先灸天窗五十壮,息火仍移灸百会五十壮,毕还灸天窗五十壮者。始发先灸百会,则风气不得泄。内攻五脏,喜闭伏仍失音也。所以先灸天窗,次百会佳。一灸五十壮悉泄火势,复灸之,视病轻重,重者一处三百壮大效。凡中风服药益剧者,但是风穴悉皆灸之三壮,无不愈也。
论曰∶风寒之气客于中,滞而不能发,故喑不能言及喉痹失音,皆风邪所为也,入脏皆能杀人。故附之于治风之末。凡尸厥而死脉动如故,此阳脉下坠,阴脉上争,气闭故也。针百会入三分,补之,炙熨斗熨两胁下,又灶突墨弹丸大,浆水和服之。又针足中趾头去甲如韭叶,又刺足大趾甲下内侧去甲三分。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伤寒贯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泾)着。八卷。根据病证治法的不同,把《伤寒论》条文重编为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明辨法、杂治法等类。
中风口噤不得开,灸机关(《翼》名颊车)二穴。穴在耳下八分小近前,灸五壮,即得语,又灸,随年壮。僻者逐僻,左右灸之。中风失喑不能言语,缓纵不随,先灸天窗五十壮,息火仍移灸百会五十壮,毕还灸天窗五十壮者。始发先灸百会,则风气不得泄。内攻五脏,喜闭伏仍失音也。所以先灸天窗,次百会佳。一灸五十壮悉泄火势,复灸之,视病轻重,重者一处三百壮大效。凡中风服药益剧者,但是风穴悉皆灸之三壮,无不愈也。
论曰∶风寒之气客于中,滞而不能发,故喑不能言及喉痹失音,皆风邪所为也,入脏皆能杀人。故附之于治风之末。凡尸厥而死脉动如故,此阳脉下坠,阴脉上争,气闭故也。针百会入三分,补之,炙熨斗熨两胁下,又灶突墨弹丸大,浆水和服之。又针足中趾头去甲如韭叶,又刺足大趾甲下内侧去甲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