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药用】本品为二方晶系明矾石精制而成的结晶品。
【性味与归经】酸,寒。入脾经。
【功效】止血,止泻,袪痰,外用燥湿止痒。
【临床应用】1.用于久泻不止,便血,崩漏等症。
本品收敛涩肠,能治泻痢日久不止,可单用小量吞服;或配五倍子、诃子等药同用。对便血、崩漏,也可配合收敛止血药同用。
2.用于风痰壅盛,或癫痫等症。
明矾有袪痰作用,可与半夏、猪牙皂角、甘草等配伍,用治风痰壅盛,喉中声如牵锯;又可配郁金,治风痰痫病。
3.用于湿疹瘙痒。
本品用外敷,有收敛燥湿止痒之功,如治牛皮癣可配石榴皮同用;治聤耳可配黄丹同用。
【处方用名】明矾、白矾(打碎用)。枯矾(用。主要外用于湿疹等)。
【一般用量与用法】二分至一钱,煎服。外用适量。
【方剂举例】皮湿1号膏《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地榆、煅石膏、枯矾。外治湿疹。
【文献摘录】《本经》:「主寒热泄痢,白沃,阴蚀,恶疮,目痛,坚骨齿。」
《本草纲目》:「矾石之用有四:吐利风热之痰涎,取其酸苦涌泄也;治诸血病、脱肛、阴挺、疮疡,取其酸涩而收也;治痰饮、泄利、崩带、风眼,取其收而燥湿也;治喉痹、阴疽、中蛊、蛇虫伤鳖,取其解毒也。」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北宋.王洙录传《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
【药用】本品为二方晶系明矾石精制而成的结晶品。
【性味与归经】酸,寒。入脾经。
【功效】止血,止泻,袪痰,外用燥湿止痒。
【临床应用】1.用于久泻不止,便血,崩漏等症。
本品收敛涩肠,能治泻痢日久不止,可单用小量吞服;或配五倍子、诃子等药同用。对便血、崩漏,也可配合收敛止血药同用。
2.用于风痰壅盛,或癫痫等症。
明矾有袪痰作用,可与半夏、猪牙皂角、甘草等配伍,用治风痰壅盛,喉中声如牵锯;又可配郁金,治风痰痫病。
3.用于湿疹瘙痒。
本品用外敷,有收敛燥湿止痒之功,如治牛皮癣可配石榴皮同用;治聤耳可配黄丹同用。
【处方用名】明矾、白矾(打碎用)。枯矾(用。主要外用于湿疹等)。
【一般用量与用法】二分至一钱,煎服。外用适量。
【方剂举例】皮湿1号膏《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地榆、煅石膏、枯矾。外治湿疹。
【文献摘录】《本经》:「主寒热泄痢,白沃,阴蚀,恶疮,目痛,坚骨齿。」
《本草纲目》:「矾石之用有四:吐利风热之痰涎,取其酸苦涌泄也;治诸血病、脱肛、阴挺、疮疡,取其酸涩而收也;治痰饮、泄利、崩带、风眼,取其收而燥湿也;治喉痹、阴疽、中蛊、蛇虫伤鳖,取其解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