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药学》 高良姜(附:红豆寇)

    【药用】本品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根茎。

    【性味与归经】辛、热。入脾、胃经。

    【功效】散寒止痛。

    【临床应用】用于胃寒作痛及呕吐等症

    本品善散脾胃寒邪,且有温中止痛之功,故适用于脘腹冷痛等病症。如治胃疼痛,常与香附配伍同用;治腹部疼痛,可配肉桂、厚朴等同用。因为它温中散寒作用较好,所以还可用于胃寒呕吐,常与半夏、生姜等配用。

    【处方用名】高良姜、良姜(洗净,晒干,切片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附药】红豆蔻:为姜科植物大高良姜的种子。性味辛热。功能温中散寒,醒脾解酒。适用于脘腹冷痛及饮酒过多以致呕吐等症。一般用量为五分至一钱,煎服。

    【方剂举例】良附丸《良方集腋》:高良姜、香附。治胃脘寒痛。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宁原
  • 作者:
  • 作者:
    王怀隐、陈昭遇等
  • 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戴思恭
  • 《汤头歌诀》(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着。一卷。按照《医方集解》分门,把方剂的组成主治等编成歌诀,以便记诵运用。

    作者:
  •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 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较为深入。

    作者:
    王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