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药学》 羊蹄根

    【药用】本品为蓼科植物羊蹄的根。

    【性味与归经】苦、微涩,寒。

    【功效】凉血止血,杀虫治癣。

    【临床应用】1.用于鼻衄、咯血、便血、子宫出血等症

    本品功能凉血止血,用治各种出血病症,可单用或配合其它止血药同用。

    2.用于疥疮、顽癣、头风白屑等症

    本品有杀虫止痒的功效。治疥疮,可用鲜根加醋,磨汁或捣汁,再加猪油调匀成膏,敷患处;治顽癣,可用鲜根洗净,加醋磨汁涂患处;治头风白屑(头部脂溢性皮肤炎),用鲜根适量,加食盐少许捣烂外敷。

    【处方用名】羊蹄根、土大黄(洗净,晒干,切片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按语】1.近年来再临床上发现本品可使血小板增加,能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每天用本品五钱,加红枣一两,煎服。

    2.此外,本品尚有缓泻通便作用,可用于大便秘结。

    【方剂举例】羊蹄根散(《医宗金鉴》)羊蹄根、枯白矾。治诸癣疮湿痒。

更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