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药学》 地锦草

    【药用】本品为大戟科植物地锦草或斑地锦的全草。

    【性味与归经】辛,平。

    【功效】止血,止泻,清热解毒。

    【临床应用】1.用于尿血、便血、崩漏、痔疮出血等症。

    本品有止血的功效,对于上列出血病症,可配合仙鹤草、侧柏叶、铁苋菜、槐花等同用。

    2.用于痢疾、腹泻等症。

    本品又有止泻的作用,临床上用治痢疾、腹泻,常配合马齿苋、车前草、辣蓼等药同用。

    3.用于蛇咬伤,皮肤疮毒等症。

    本品又能清热解毒,对于蛇咬伤,皮肤疮毒等症,既可煎汤内服,又可用鲜草捣烂外敷患处。

    此外,本品有可用于乳水不足,可用全草一两至二两,同鲫鱼煮汤服。

    【处方用名】地锦草(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一两,大剂量可用二两,煎服。外用适量。

    【按语】地锦草一药,止血功效较好,故在有些地区称为“血见愁”;但上海地区中药店则称铁苋菜为“血见愁”。各地以“血见愁”为名的中草药还有很多种植物(如茜草等),因此,在应用时须注意区别。

    【方剂举例】复方地锦片(《上海中成药》)地锦草、辣蓼、车前草。治菌痢、肠炎。

更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