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荭草花

    《中药大辞典》:荭草花拼音注音Hónɡ Cǎo Huā别名

    水荭花(《摘元方》)。

    出处

    《纲目》

    来源

    为蓼科植物红蓼花序

    性状

    干燥花序,花多数,攒簇成穗,花被5瓣,淡红色或带白色,初开时常呈扁形的半开放状态。

    功能主治

    治心、胃气痛,痢疾,痞块,横痃。

    《纲目》:"散血,消积,止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钱;研末、熬膏或浸酒。外用:熬膏贴。

    复方

    ①治胃脘血气作痛:水荭花一大撮,水二钟,煎一钟服。(《董炳集验方》)

    ②治心气疞痛:水荭花为末,热酒服二钱。(《摘元方》)

    ③治痢疾初起:水荭花(取花、叶)炒末。每服三钱,红痢蜜汤下,白痢沙糖汤下。(《经验广集》)

    ④贴痞:水荭花(花、叶、茎、根同用),取一、二担水,满锅煮透,去渣,存汁,慢火熬成膏,纸绢任摊,狗皮更好。(《经验广集》水荭花膏)

    ⑤治横痃:荭草花一握,红糖五钱。捣烂加热敷贴,日换一次。(《福建民间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荭草花拼音注音Hónɡ Cǎo Huā别名

    水荭花、何草花、狗尾巴花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

    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荭蓼的花序。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orientale L.

    采收和储藏:夏季开花时采收,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路旁和水边湿地。

    资源分布:除西藏自治区外,分布几遍全国。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l-3m。茎直立,中空,多分枝,密生长毛。叶互生;叶柄长3-8cm;托叶鞘筒状,下部膜质,褐色,上部草质,被长毛,上部常展开成环状翅;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10-20cm,宽6-12cm,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全缘,两面疏生软毛。总状花序由多数小花穗组成,顶生或腋生;苞片宽卵形;花淡红或白色;花被5深裂,裂片椭圆形;雄蕊通常7,长于花被;子房上位,花柱2。瘦果近圆形,扁平,黑色,有光泽。花期7-8月,果期 8-10月。

    性味

    辛;性温

    功能主治

    行气活血;消积;止痛。主头痛;心胃气痛;腹中痞积;痢疾;小儿疳积;横痃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或研天、熬膏。外用:适量,熬膏贴。

    各家论述

    《纲目》:散血,消积,止痛。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全国中草药汇编》:半边钱拼音注音Bàn Biān Qián别名蝴蝶叶、罗藟草、马蹄金、三脚虎、钱凿草、马蹄香[福建]来源豆科蝙蝠草属植物铺地蝙蝠草Christia obcordata (Poir.) Bahn. f.[Lourea obc......
  • 拼音注音Bàn Biān Fēnɡ别名老虎斑英文名Tsoong Pellionia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金缕梅科植物蕈树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tingia chinensis (Champ.)Oliv.ex H......
  • 《全国中草药汇编》:博落回拼音注音Bó Luò Huí别名号筒梗、三钱三、泡通珠、博落筒来源罂粟科博落回属植物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 (Willd.) R. Brown,以全草入药。秋季采收,晒干。性味苦,寒。有大毒。注意不......
  • 《中药大辞典》:卜芥拼音注音Bǔ Jiè别名老虎耳、尖尾芋(《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独脚莲、观音莲、山芋(《四川常用中草药》),老虎芋、小虫芋、狼毒(《广西药植名录》),尖尾芋、尖尾风(《南方主要有毒植物》)。出处《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来......
  • 拼音注音Biàn Yè Rónɡ别名金不换出处始载于《广州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变叶榕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Variolosa Lindl.ex Benth.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