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药学》 红花

    【药用】菊科本草植物红花CarthamustinctoriusL.的筒状花序。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肝、心经。

    【功效】活血祛瘀

    【临床应用】1.用于症瘕结块,疮痈肿痛,跌仆伤痛,风湿痹痛,月经不调,经闭腹痛,产后瘀痛等症。

    红花辛散温通,少用活血,多用祛瘀,为治瘀血组滞之要药,尤为妇女调经常用之品。在配伍方面,本品每与桃仁相须为用,活血则加当归、川芎、芍药等;祛瘀则加用三棱、莪朮、大黄、蟅虫等。

    2.用于斑疹色暗。

    本品又可用于麻疹出而复收,或热郁血滞、斑疹色不活红,取其活血祛瘀以化滞,可与当归、紫草、大青叶等活血凉血、泄热解毒之品配伍。

    此外,近年来用本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常与丹参、川芎、赤芍等同用;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与当归、桃仁、赤芍、乳香等同用。

    【处方用名】红花杜红花(晒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月经过多,孕妇忌用。

    【附药】番红花:又名藏红花。及鸢尾科草本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性味甘,寒。功效与红花相似,临床应用也基本相同,又兼有凉血解毒作用,可用于温病热入血分及斑痧大热等症。一般用量三分至一钱,煎服。因本品货少价格昂贵,故临床上较少应用。

    【方剂举例】红花汤(《活法机要》)红花、干荷叶、牡丹皮、当归、蒲黄。治经闭腹痛,产后瘀血上逆之血晕。

    当归红花饮(《麻科活人全书》)当归、红花、牛蒡子、连翘、葛根、甘草。治疹出而复收,或热郁血滞,斑疹色暗者。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顾德华
  • 作者:
    赵献可
  • 作者:
    韩懋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包括《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二书)(公元前 722 ~前 221 年? )共十八卷。

    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是春秋战国前医疗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总结。

    作者:
  • (包括《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二书)(公元前 722 ~前 221 年? )共十八卷。

    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是春秋战国前医疗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总结。

    作者:
  • 作者:
    张志聪
  • 作者:
    王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