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药学》 山豆根

    【药用】本品为豆科植物广豆根的根。

    【性味与归经】苦,寒。入心、肺经。

    【功效】清热解毒,利咽喉。

    【临床应用】用于咽喉肿痛等症。

    山豆根功能清热利咽,治咽喉肿痛属于热毒者,常配合射干、银花、连翘、板蓝根等同用。

    此外,本品尚可用于肺热咳嗽及黄疸等症。

    【处方用名】山豆根(洗净,晒干,切片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按语】1.山豆根苦降泄热,主要用于咽喉红肿热痛属于实火肺热者。

    2.如剂量过大,易致呕吐,如用至一两,能引起中毒而发生呕吐、腹泻、胸闷、心悸。

    3.山豆根的来源尚有多种:

    防己科缠绕性藤本植物蝙蝠葛的根茎,主销华北,东北各省;上海地区亦曾经用过。

    豆科木蓝属的多种植物如多花木蓝,和?木蓝及宜昌木蓝等的根,在江苏、湖北、河南、山西等应用较多。

    【方剂举例】山豆根汤《验方》:山豆根、荆芥、防风、桔梗、甘草、僵蚕、薄荷、赤芍、归尾、山栀。治咽喉肿痛。

更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