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幽门,一名上门,在巨阙两傍各五分陷者中,冲脉、足少阴之会,刺入五分(气府论注云∶刺入一寸),灸五壮。
通谷,在幽门下一寸陷者中,冲脉、足少阴之会,刺入五分(气府论注云∶刺入一寸),灸五壮。
阴都,一名食宫,在通谷下一寸,冲脉、足少阴之会,刺入一寸,灸五壮。
石关,在阴都下一寸,冲脉、足少阴之会,刺入一寸,灸五壮。
商曲,在石关下一寸,冲脉、足少阴之会,刺入一寸,灸五壮。
肓俞,在商曲下一寸,直脐傍五分,冲脉、足少阴之会,刺入一寸,灸五壮。
中注,在肓俞下一寸,冲脉、足少阴之会,刺入一寸,灸五壮。(《素问》水穴论注云∶在脐下五分,两旁相去任脉各五分。)
四满,一名髓府,在中注下一寸,冲脉、足少阴之会,刺入一寸,灸五壮。
气穴,一名胞门,一名子户,在四满下一寸,冲脉、足少阴之会,刺入一寸,灸五壮。
大赫,一名阴维,一名阴关,在气穴下一寸,冲脉、足少阴之会,刺入一寸,灸五壮。
横骨,一名下极,在大赫下一寸,冲脉、足少阴之会,刺入一寸,灸五壮。
(公元 1564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著。一卷。论述脉象 27 种,对于脉的体状、相类、主病都作了七言歌括,便于诵读学习。并批解了高阳生的《脉诀》。
幽门,一名上门,在巨阙两傍各五分陷者中,冲脉、足少阴之会,刺入五分(气府论注云∶刺入一寸),灸五壮。
通谷,在幽门下一寸陷者中,冲脉、足少阴之会,刺入五分(气府论注云∶刺入一寸),灸五壮。
阴都,一名食宫,在通谷下一寸,冲脉、足少阴之会,刺入一寸,灸五壮。
石关,在阴都下一寸,冲脉、足少阴之会,刺入一寸,灸五壮。
商曲,在石关下一寸,冲脉、足少阴之会,刺入一寸,灸五壮。
肓俞,在商曲下一寸,直脐傍五分,冲脉、足少阴之会,刺入一寸,灸五壮。
中注,在肓俞下一寸,冲脉、足少阴之会,刺入一寸,灸五壮。(《素问》水穴论注云∶在脐下五分,两旁相去任脉各五分。)
四满,一名髓府,在中注下一寸,冲脉、足少阴之会,刺入一寸,灸五壮。
气穴,一名胞门,一名子户,在四满下一寸,冲脉、足少阴之会,刺入一寸,灸五壮。
大赫,一名阴维,一名阴关,在气穴下一寸,冲脉、足少阴之会,刺入一寸,灸五壮。
横骨,一名下极,在大赫下一寸,冲脉、足少阴之会,刺入一寸,灸五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