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定位] 在耳廓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廓上方的尖端处。
[解剖] 有耳后动、静脉;布有耳颞神经。
[主治] 目赤肿痛,上目翳,偏正头痛,喉痹,以及麦粒肿。
[刺灸法] 直刺0.1~0.2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温病条辨》(公元 1798 年)清.吴瑭(鞠通)著。六卷。依据叶桂的温热病学说,明确温病分三焦传变、阐述风温、温毒、暑温、湿温等病证的治疗,条理分明。
[定位] 在耳廓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廓上方的尖端处。
[解剖] 有耳后动、静脉;布有耳颞神经。
[主治] 目赤肿痛,上目翳,偏正头痛,喉痹,以及麦粒肿。
[刺灸法] 直刺0.1~0.2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