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定位] 在足背外侧,当第4、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解剖] 有趾背侧动、静脉;布有足背中间皮神经之趾背侧神经。
[主治] 头痛,眩晕,惊悸,耳鸣,耳聋,目外眦赤痛,颊肿,胸胁痛,膝股痛,足跗肿痛,疟疾。
[配伍] 配太阳、太冲、阳白、风池、头临泣治眩晕、偏头痛、耳鸣耳聋、目外眦痛。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3~0.5寸;可灸。
[附注] 胆经荥穴。
《医学心悟》(公元 1732 年)清.程国彭(钟龄)着。五卷。总结了辨证施治的八纲、八法、因证立方,条分缕析,多为临床心得之语。末附《外科十法》。
《医学正传》(公元 1515 年)明.虞抟(天民)着。八卷。分门论证,以朱震亨的学说为主,参以张仲景、孙思邈、李杲之说,并结合抒发己见。
[定位] 在足背外侧,当第4、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解剖] 有趾背侧动、静脉;布有足背中间皮神经之趾背侧神经。
[主治] 头痛,眩晕,惊悸,耳鸣,耳聋,目外眦赤痛,颊肿,胸胁痛,膝股痛,足跗肿痛,疟疾。
[配伍] 配太阳、太冲、阳白、风池、头临泣治眩晕、偏头痛、耳鸣耳聋、目外眦痛。
[刺灸法] 直刺或斜刺0.3~0.5寸;可灸。
[附注] 胆经荥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