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岩菖蒲

    《中药大辞典》:岩菖蒲拼音注音Yán Chānɡ Pú别名

    岩七、兰花岩陀

    出处

    《云南中草药》

    来源

    为虎耳草科植物岩白菜根茎。全年可采,除去叶鞘及须根,晒干。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岩白菜"条。

    性味

    苦涩,平。

    功能主治

    止血生肌,健胃止泻。

    复方

    ①治胃痛,消化不良,腹泻,大便下血,头痛,胸痛,腰痛,痛经:岩菖蒲一至二钱。研末,开水送服。

    ②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岩菖蒲二钱。泡酒服。

    ③治外伤出血:岩菖蒲,研末外撒,或用鸡蛋清调敷患处。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岩菖蒲拼音注音Yán Chānɡ Pú别名

    岩七、蓝花岩陀、红岩七、芦山红岩七、岩参

    英文名rhizome of Purple Bergenia出处

    出自《云南中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岩白菜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genia purpurascens (Hook.f.et Thoms.) Engl.[Saxifraga purpurascens Hook.f.et Thoms.; Bergenia delavayi(Franch.)Engl.;B.purpurascens(Hook.f.etThoms.)Engl.var.delavayi(Fuanch.)Engl.et Irmsch.]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除去叶鞘及须根,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700-4800m的杂木林内阴湿处或有岩石的草坡上或石缝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原形态

    岩白菜 多年生草本,高20-52cm。根茎粗如手指,长20-30cm,紫红色,节间短,每节有扩大成鞘的叶柄基部残余物宿存,干后呈黑褐色。叶基生,革质而厚;叶柄长2-8cm,基部具托叶鞘;花片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7-15cm,宽3.5-10cm,先端钝圆,基部楔形,全缘或有小齿,上面红绿色有光泽,下面淡赤红色,有褐色绵毛,两面均具小腺窝。蝎尾状聚伞花序,花序分枝、花梗被长柄腺毛;花6-7朵,常下垂;托杯外面被长柄之腺毛;花萼宽钟状,在中部以上5裂,裂片长椭圆形,先端钝,表面和边缘无毛,背面密被长柄之腺毛;花瓣5,紫红色或暗紫色,宽倒卵形,长1.5-1.8cm,先端钝或微凹,基部变狭成爪;雄蕊10;雌蕊由2心皮组成,离生,花柱长,柱头头状,2浅裂。蒴果直立。种子多数。花期4-5月,果期5-6月。

    性状

    性状鉴别 根茎圆柱形,有时可见分枝,长约17cm,直径0.5-1.5cm。表面黑褐色,具密集而隆起的环节,节间长6-11mm,节上残存褐色鳞片,并有皱缩条纹和凹点状或突起的根痕,除去外皮者浅棕色至棕褐色。质坚而脆,易折断,断面灰白色,粉性,近边缘有类白色点状维管束环列。气微,味苦、涩。以根茎粗壮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木栓层较厚。根茎背部皮层稍宽,维管束较大,外韧型,其外侧有中柱鞘纤维束,束间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导管微木化;根茎腹部皮层较窄,维管束较小,其外侧无中柱鞘纤维束,亦无束间形成层。髓部宽大。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草酸钙簇晶及棕色物。

    药理作用

    抗食管上皮重度增生 岩白菜根茎粉对于食管上皮重度增生者上皮细胞转为正常或轻度增生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意义,同时对与重度增生共存的炎细胞转阴率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显着意义。另外,其对亚硝胺诱发的小鼠前胃癌有一定的阻断作用。

    鉴别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10ml,置水浴上加热浸渍10min,滤过。取滤液1ml,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溶液显蓝绿色至蓝黑色。(检查鞣质)(2)薄层色谱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10ml,回流10min,滤过。取滤液5ml,挥去乙醚,加甲醇0.5ml溶解,作供试液;另以岩白菜素甲醇溶液为对照品溶液,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醋酸乙酯-甲酸(5:4:2)展开,展距17cm,在紫外灯(254nm)下检视。供试液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亮蓝色荧光斑点。

    性味

    苦、涩、性平

    功能主治

    止血生肌;健胃止泻。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便血,食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外用:研成末;或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Cì Bāo Nán Shé Tén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刺南蛇藤Celastrus flagellaris Rupr.的叶。0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astrns flagellaris Rupr.采收和储藏:春、夏......
  • 拼音注音Cì Bāo Nán Shé Ténɡ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刺南蛇藤Celastrus flagellaris Rupr.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lastrus flagellaris Rupr.采收和储藏:秋后......
  • 拼音注音Cì Chá Měi Dēnɡ Mù别名皮胡椒。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广西刺茶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ytenus variabilis(Loes.)C.Y.Cheng f.inermis C.Y.Cheng et W.L......
  • 拼音注音Cì Méi Guǒ别名蔷薇果(东北)出处《黑龙江中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刺玫的果实。果实在将成熟时摘下,立刻晒干,干后除去花萼,或把新鲜果实切成两半,除去果核,再行干燥。生境分布生于林缘开阔地及河岸边,山坡灌丛间及杂林中。分布黑龙......
  • 拼音注音Cì Méi Guǒ Gēn别名野玫瑰根(《吉林医药资料》(1):32,1971)出处《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刺玫的根。功能主治《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经血不止,刺莓果根六钱,水煎加鸡蛋同服。“临床应用防治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