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定位] 在头部,当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角孙直上方。
[解剖] 在颞肌中;有颞动、静脉顶支;布有耳颞神经和枕大神经会合支。
[主治] 头痛,眩晕,呕吐,小儿惊风。
[配伍] 配印堂、太冲、合谷治小儿急慢惊风、眩晕、耳鸣;配合谷、足三里治流行性腮腺炎。
[刺灸法] 平刺0.5~1寸;可灸。
[附注] 足太阳、少阳之会。
(公元 1564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著。一卷。论述脉象 27 种,对于脉的体状、相类、主病都作了七言歌括,便于诵读学习。并批解了高阳生的《脉诀》。
[定位] 在头部,当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角孙直上方。
[解剖] 在颞肌中;有颞动、静脉顶支;布有耳颞神经和枕大神经会合支。
[主治] 头痛,眩晕,呕吐,小儿惊风。
[配伍] 配印堂、太冲、合谷治小儿急慢惊风、眩晕、耳鸣;配合谷、足三里治流行性腮腺炎。
[刺灸法] 平刺0.5~1寸;可灸。
[附注] 足太阳、少阳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