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串雅内外编》 水肿脚气

    未全消者。

    甘遂末涂腹,绕脐令满。内服甘草水,其肿便去。

    庚生按∶水肿香港脚一症,即俗称大脚风沙木 是也。水乡农人多患之。一肿不消,与寻常香港脚发过即消者 别。此因伤络瘀凝,气阻风湿,热邪夹杂留恋,日久不出,致成此恙。故病初起,必胯间结核而痛,憎寒壮热,渐而不行,至足即肿胀木硬,终身不便,诚可悯也。尝见赵晴初先生《存存斋医话》载一方颇效,予屡试之有验,因录于下∶葱白杵烂和蜜,罨胯核痛处。再以海蛰、荸荠同煎,至海蛰化尽,取汤吞服当归龙荟丸三钱(此丸药肆中有合成者),即能消散。若年久者,以黄柏八两(另研末)、海蛰八两(勿漂)煎汤,加葱须自然汁和匀,丸绿豆大,每日茅根汤送服三钱。外用杉木刨花煎汤,入皮硝一两频洗,更以蓝布浸盐束之,无不愈者。并治鹅掌风及香港脚,一切甚效。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 作者:
    王怀隐、陈昭遇等
  • 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戴思恭
  • 《汤头歌诀》(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着。一卷。按照《医方集解》分门,把方剂的组成主治等编成歌诀,以便记诵运用。

    作者:
  •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 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较为深入。

    作者:
    王好古
  • 作者:
    龚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