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耳前骨上,开口有空,张口取之。手足少阳、阳明之会。《铜人》灸七壮,禁针。《明堂》针一分,得气即泻,日灸七壮,至二百壮。《下经》灸十壮。《素注》针三分,留七呼,灸三壮。《素问》禁深刺,深则交脉破,为内漏耳聋,欠而不得呿。
主唇吻强,口眼偏斜,青盲,瞇目佴佴,恶风寒,牙齿龋,口噤嚼物鸣痛,耳鸣耳聋,瘛瘲沫出,寒热,痉引骨痛。
(公元 659 年)唐.李绩(苏敬)撰。五十四卷。原书已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包括药图、图经、本草三部分,收载药物 844 种, 详细介绍性味、产地、效用等 。
学术价值: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书。开创图文对照之先例。
耳前骨上,开口有空,张口取之。手足少阳、阳明之会。《铜人》灸七壮,禁针。《明堂》针一分,得气即泻,日灸七壮,至二百壮。《下经》灸十壮。《素注》针三分,留七呼,灸三壮。《素问》禁深刺,深则交脉破,为内漏耳聋,欠而不得呿。
主唇吻强,口眼偏斜,青盲,瞇目佴佴,恶风寒,牙齿龋,口噤嚼物鸣痛,耳鸣耳聋,瘛瘲沫出,寒热,痉引骨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