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耳微前陷中,上关下一寸,动脉宛宛中,张口得之。《铜人》针三分,留三呼,得气即泻,不须补。日灸五壮,止三七壮,十日后依前报灸。《明堂》针三分,灸三壮。
主耳鸣耳聋,牙车臼脱,相离一、二寸,牙车急不得嚼物,齿痛恶寒物,狂走瘛瘲,恍惚不乐,中风口斜,手足不随。
《卫生宝鉴》(公元 1343 年)元.罗天益(谦甫)着。二十四卷,补遗一卷。内容为“药误永鉴”、“名方类集”、“药类法象“、“医验纪述”。补遗主要论述外感、伤寒等证。
(公元 752 年)唐.王焘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许多医药著作,编为 1104 门,载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医著作之一。
耳微前陷中,上关下一寸,动脉宛宛中,张口得之。《铜人》针三分,留三呼,得气即泻,不须补。日灸五壮,止三七壮,十日后依前报灸。《明堂》针三分,灸三壮。
主耳鸣耳聋,牙车臼脱,相离一、二寸,牙车急不得嚼物,齿痛恶寒物,狂走瘛瘲,恍惚不乐,中风口斜,手足不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