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大便不通者,由三焦五脏不和,冷热之气不调,热气偏入肠胃,津液竭燥,故令糟粕痞结,壅塞不通也。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龟行气,伏衣被中,覆口鼻头面,正卧,不息九通,微鼻出气
《卫生宝鉴》(公元 1343 年)元.罗天益(谦甫)着。二十四卷,补遗一卷。内容为“药误永鉴”、“名方类集”、“药类法象“、“医验纪述”。补遗主要论述外感、伤寒等证。
(公元 752 年)唐.王焘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许多医药著作,编为 1104 门,载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医著作之一。
大便不通者,由三焦五脏不和,冷热之气不调,热气偏入肠胃,津液竭燥,故令糟粕痞结,壅塞不通也。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龟行气,伏衣被中,覆口鼻头面,正卧,不息九通,微鼻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