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西洋参加工技术

    一、西洋参的采收

    栽培西洋参的一般以4年生收获最好,也有3年或5年收获的。各地区根据气候差异,收获时间可在9月中旬到10月中旬。多用人工采挖。起收西洋参时,先要将地上部分枯枝落叶及床面覆盖物清理干净,若床土湿度过大时,可晾晒1—2天。然后用镐或叉子、三齿子将床头、床帮的土刨起,再由参床的一头开始将西洋参刨出,边刨边拣,抖去泥土,运回加工。起收的量应根据加工能力而定。除收参根外,西洋参的茎、叶、花、果以及前面介绍的摘下的花蕾也应开发利用。,利用最多的是西洋参茎叶,主要用于提取人参皂甙。当年起收的地块,可在收参前割取;其它地块,以在10月上旬,参叶枯萎但未着霜前采收为宜。

    二、西洋参的加工技术

    1、洗刷:洗刷是西洋参加工的第一道工序。洗刷的方法有高压水冲洗或刷参机洗刷及手工刷洗,洗刷前应先把西洋参在水中浸10—30分钟,然后把泥土刷掉。一般洗刷西洋参不能过重,除有较重的锈病外,只要浮土及腿分叉处大块泥土洗掉即可。

    2、晾晒 洗刷后的西洋参,在进入加工室以前,要将表面水分在日光下晾晒干。并要把不同大小的西洋参放在不同的烘干帘(盘)上,常分成三级。一级直径大于20毫米,二级直径10—20毫米,三级直径10毫米以下。

    3、烘干:多采用烘干室干燥的方法。烘干室可根据条件来定,有的采用玻璃房靠日光晒干;有的士采用暖气烘干;有的采用电热风吹干;也有的采用地炕烘干。无论哪种烘干室,都要求卫生、防火设备齐全、照明良好、设有能启闭的排潮孔。较先进的烘干室内设有多层放置摆放参帘(盘)的架子,有较完善的供热调温和排湿系统。烘干的温度要求是,起始温度为25—26℃,持续2—3天,然后逐渐升至35--36℃。在参主体变软后,再使温度升至38--40℃,2—3天后逐步降至30—32℃直到烘干为止。整烘干时间为2周左右。烘干的湿度要求是,初期控制相对湿度在60%左右;中期50%;后期40%以下。西洋参烘干是决定产品质量好坏、价格高低的重要因素,技术要求较高,生产者一定要认真对待。

    4、西洋参的商品等级:商品西洋参分长支、短支、统货等几种规格。根形短粗,体长2—5厘米的为短支;根长大于5厘米的为长支;根体长短不一,粗细不等的称统货。长支、短支还可根据根体大小再分出不同的规格。无论何种类西洋参产品,均以纵皱纹细密;断面黄白色,平坦可见树脂道斑点,形成层环明显;香气浓郁;无青支,无红支;无病疤,无虫蛀,无霉变者为佳。

更多中药材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家民主任从事中医儿科工作已近40年,秉承享誉津门的“小儿王”任宝成老中医的思想,注重“脾胃学说”,结合任老的验案及其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继承和发扬“脾胃论”的学说,逐渐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学术思想——以“脾胃为中心......
  • 胡本先 陕西岚皋县中医医院刘某,男性,44岁,因肛门块物肿痛反复发作两个月来院就诊。自诉两个月前突发肛门左侧有一鸽蛋大小包块,肿胀疼痛,经抗生素静滴治疗,疼痛稍减,肿块未消,每因劳累则肿痛又起,无恶寒发热,无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无便血,大......
  • 熊兴江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痤疮病机多属血热、湿热、热毒、血瘀,一般多将本病分为肺热证、血热证、胃肠实热证、热毒证、湿毒血瘀证等,治疗上分别选用泻白散合枇杷清肺饮、桃红四物汤、清胃散、五味消毒饮和除湿解毒汤等。但我们发现,临床辨治......
  •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鬼箭羽性寒,味苦。功能活血散瘀,杀虫。《本草述》:“鬼箭羽,如《本经》所治,似专功于女子之血分矣。又如苏颂所述古方,更似专功于恶疰及中恶气之毒以病于血者也。”忍冬藤性寒,味甘,气平,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可以......
  •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脾胃病者,医者多倡导东垣之论,一部《脾胃论》集脾胃学术之大成,其论述详于温补而少于清滋,往往忽略脾阴治疗,后世医家也多遵其说。然脾与其他脏腑一样,也有阴阳之分。纵观古今立说,论脾阴者颇多。《灵枢·五邪》篇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