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伤寒病血衄者,此由五脏热结所为也。心主于血,肝藏于血,热邪伤于心肝,故衄血也。衄者,鼻血出也。肺主于气,而开窍于鼻,血随气行,所以从鼻出。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必衄。衄家不可攻其表,汗出额上菹急而紧,直视而不能 ,不得眠。
亡血,不可攻其表,汗出则寒栗而振。脉浮紧,发热,其身无汗,自衄者愈。
《外科启玄》(公元 1604 年)明.申斗垣(拱宸、子极)着。十二卷。论述外科各病证治,有图有方,叙述内服外敷,针灸灸烙、熏点、刀割等法,都切实可行。
作者:祁宏源,清代医家。浙江山阴县人。其祖祁坤为太医院判,精于外科。宏源家学渊源,亦精于外科医理,奉敕与吴谦同修《医宗金鉴》,其中之《外科心法》多为其家之经验,并以其祖之《外科大成》为蓝本修订而成。
伤寒病血衄者,此由五脏热结所为也。心主于血,肝藏于血,热邪伤于心肝,故衄血也。衄者,鼻血出也。肺主于气,而开窍于鼻,血随气行,所以从鼻出。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必衄。衄家不可攻其表,汗出额上菹急而紧,直视而不能 ,不得眠。
亡血,不可攻其表,汗出则寒栗而振。脉浮紧,发热,其身无汗,自衄者愈。